第六课 人性自私推动社会进步
书中讲到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由于篇幅这一课还是非常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写到自私与道德的两难问题,并提问“人究竟是自私还是不自私”,这个我不太同意将两者有点对立的意思,其实特别是在《道德情操论》里所说的道德和我们传统文化里的道德我个人觉得还真不是一回事,道德情操论我粗略读了两遍,国富论粗略读了一遍,但还是读的很浅,所以我自己的理解也很有局限性,但可以肯定地是这种经典都是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收获。
个人是现实存在的,集体是意识存在的。基于集体意识存在所构想的状态同个人环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环境等)实际作用结果的状态本身是两码事。从现实来讲,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逻辑终点还是现实的个人。所以基于集体意识构想的进步、幸福等概念并不能等价于基于现实个人的实际进步和幸福,本身就是两码事。这个标题我是这么看的,人性自私可以从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来讲,即符合人性的追求个人福利从而满足个人,个人满足了福利幸福也就是回归到了逻辑终点基于现实个人的实际进步和幸福。理论上是这样的,但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来实现呢?人与人、人与环境通过什么协作方式来实现呢?从已有的经验看,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都有讨论和实践,是否还有更好的呢?很多理论分析通常是基于利己利他的起点展开的……
说句心里话,这里我是一堆需要去求解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