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大山的的孩子


                                                               前  言 

       终于退休了过上了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悠闲生活,刚退下来的一段时间感觉没有忙乐的工作、不用管子女的生活的平静生活,挺好的,安静且舒适,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这样无所事事的生活后倍感无聊,于是自己开始静下心来慢慢谋划怎么打发往后的日子迫切希望自己的往后余生是一个心里和身体都健康的人,这样不仅自己少受折磨,孩子也会因此少了很多的牵挂,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中去。那么什么能锻炼自己的心理和身体呢?在锻炼心理方面我想到了通过读书、写字来加强自己的记忆,以防止智力退化太快;在锻炼身体方面我选择了跳广场舞和散步,天气好我就出去参加集体跳舞,下雨天我也坚持在家里跳跳,总之不让肌肉太僵硬。

因为自己出生并成长在罗霄山脉脚下的农村,所以不自觉地就会把当代小青年的生长环境和如今儿童的生长环境跟自己的成长形成联想 虽然我羡慕甚至有些嫉妒当代青年和儿童的生活,而且曾经还有那么一点为自己的出生贫穷和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太差感到悲哀,但是,现在我也为不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小年轻所惋惜,为当代父母过分地溺爱孩子和无休止地布控孩子的未来,让他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年而忧虑。于是我想把自己的成长记录下来。我希望通过我以及和我一样那个年代孩子的成长和奋斗真实故事给我的孩子、我未来的孙子做一个对照,留下点可参考的成长史,希望他们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并有利于激励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就是我写这篇以写真为题材的文章的动机,不求广泛传阅,只求打发时光和给有缘看到的朋友讲故事。

  我感谢自己的命运,让自己见证了国家的逐步强大和他可预见的更加富强的未来,我是幸运儿。

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们姐弟的故事,不加渲染,只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回忆自己的童年和我们姐弟的成长过程,所以不经本人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




                                                                                                   一   硕

                                                                                                   2025年3月

                                  第一章 打破山村的婴啼声 

        我的家乡处在一个四面环山,山峦连绵起伏见不到头,只有一条路与外界联通,一条母亲河贯穿全境的山区。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一天,我顶着烈日的骄阳和全家人对男丁的期待,带着几分对命运的抗争瓜瓜落地,来到了罗霄山脉脚下紧邻江西的一个小山村。比我大几岁的姐姐给我讲起这一段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刚一出生父母就急促地问接生婆“快看看是男孩还是女孩”,接生婆小心翼翼地回答说“跟姐姐一样的”,姐姐说没等接生婆说完话就看到妈妈有气无力地躺下了,爸爸默不作声地走出了房门,姐姐看得出父母失望的样子。

         从村里长辈和姐姐的嘴里我知道,自己和姐姐从小就很乖,乖到那种姐姐三岁就负责管妹妹,妹妹睡着了姐姐还要尽所能跟妈妈去摘猪草、种菜、浇菜、摘菜的那种,我和姐姐仿佛很小就知道自己不是那种惹人喜欢的主,姐姐不停地做事,我也乖乖地不哭不闹,因为哭了大人会烦,烦了就会打屁股。

                                              第二章  婴儿时的意外

       其实对自己小于三岁时的童年我没有什么记忆,之所以今天能对这段时光的故事讲述出来,受益于长大后奶奶、妈妈和姐姐茶余饭后的笑谈,印象最深的是妈妈跟爸爸吵架后给我带来严重伤害的一次,据妈妈说就在我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天,我爸妈在聊生儿育女之事时,聊着聊着就变了味,老爸嫌弃我和姐姐都是女孩,不能为他的本姓传宗接代,老妈也不服气啊,生男生女那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啊,于是就吵了起来,你骂我一句我还你二句,越吵就越厉害了,居然二人动起了武力,妈妈虽然也是年轻气盛,但敌不过爸爸是男子汉啊,很快就被打得鼻青脸肿,第二天老妈和所有刚结婚不久的女人一样,一个箩筐中挑着我姐,另一个箩筐中挑着我投奔外公外婆去了,妈妈气冲冲地走到娘家村口碰到了她娘家的堂嫂去赶集,妈妈的嫂嫂说“妹妹回娘家啊?”妈回答说:“是的啊”。妈妈的嫂嫂又说:“好久没看到你家孩子了,一定长得很好了吧,我来看看。”妈妈嫂子走进箩筐,掀开盖着我坐那个箩筐的头巾一看,妈妈嫂子大叫“不得了啊,你看看孩子都被你冻得发绿了,你怎么也不给她多穿点就出来了。”我妈一看坏了,出来时只记得生气,忘记给我加衣服了,让我穿着睡觉的衣服就被她抱着装进箩筐了,现在都快僵硬了,要是把孩子搞死了爸爸一家人都不会放过她,而且外公外婆也会怪她,况且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能不心疼吗,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是好,还是妈妈的嫂子提醒她“赶快就近找一户人家搞个火笼(当地人烤火用的工具)把小孩烤活了再回去吧,否则你无法向二家老人交代。”于是妈妈就近找了一户好心人求救,好心人给了妈妈一个有火的火笼,妈妈急急忙忙地把火翻到最大,抱着我用一块小被子围着我烤火,大约用了半小时我的脸色慢慢有了一点血色,再过了几分钟妈妈听到了我微微的呼吸声,妈妈才长舒了一口气,这时妈知道我活过来了,从此我妈老告诉别人火笼能救命,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从此与火笼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三章 无奈勤快的我们

      正如农村大爷大妈常说的“孩子,只要出生了,有了骨头就不愁肉”,意思是说只要把孩子生出来了,哪怕再瘦小也会长大成人,这本来是鼓励农村夫妇多生育,不要发愁养不大的话,而这句话在我和姐姐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我和姐姐都是在食物贫乏,皮包骨的瘦小中慢慢长大的。

         眼看着一个瘦瘦小小的小姑娘跟着另一个瘦小的姑娘一天天长大,从不足二岁就跌跌撞撞地跟着姐姐去自家菜园里摘菜,回家后把品质不好和较好以及最好的菜选出来分开放置,不好的用于喂猪和鸡、鸭,较好的给自己家里人吃,最好的父母拿到集市上去卖。

       我的家与其他家庭不同,爸爸有弟妹五个,其中三个男丁三个女孩,也就是说我有三个姑姑和二个叔叔。在小叔还不足三岁时爷爷因病无钱医治就离开了奶奶和爸爸他们六子妹,这对于养育了六个儿女的奶奶来说无疑是天塌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认为这句话就是送给我爸的。奶奶和爸爸经过短期的迷茫和痛苦后,看到一群等待抚养的孩子认识到他们母子没有就此倒下的资本,有的只能是勇敢地挑起养活这一家人的勇气,于是母子俩从痛苦中走出来,爸爸担负起了长兄为父的重担,他们每天都是早早的赶到田间地头出集体工,付出比村里其他人更多的汗水,母子俩为的是赚几个工分养活家里人和不让村里人因为他家的孩子没有父亲而小看了这一家人,对奶奶和爸爸的努力村里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久奶奶当上了本村的妇女主任,爸爸也进入了生产队的宣传队,这些都是奶奶和叔叔、姑姑们嘴上引以为豪的故事。

      爸爸妈妈结婚后姐姐没出生前,因为小叔年纪还太小,我妈还背着小叔去出集体工、种菜等,正因为爸爸家是这种没有父亲当顶梁柱的状态,所以爸爸一直是奶奶精神上的支柱和生活上有利的帮手,所以爸爸结婚后也因为要帮奶奶养活弟弟妹妹而没有精力照顾好妈妈和我们。因为爸爸家这种缺爷爷、人口多、贫穷的状况决定了奶奶急需我爸帮她抚养弟弟妹妹和我妈需要我爸帮她抚养儿女的对抗性矛盾,我可怜的老爸经常是既受奶奶的埋怨,也受我妈的埋怨,那可真叫一个老鼠钻风箱二头受气啊,可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爸爸不敢生奶奶的气,只能拿我老妈出气,就这么说吧,他俩如果不是三天一大吵二天一小吵都不正常,小时候我们对奶奶、爸爸和妈妈之间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难以理解,长大后自己也经过了生活的洗礼,看到过很多家庭类似的艰难,所有的不解都成了理解。。

                                 第四章苦中作乐的我们

       虽然我家家境很不好,但是作为幼小的我们还是有很多乐快乐的,一个村里住着七八户人家每家至少有二个孩子,房子都是土改时分到地主的,家家户户都有一个位于中间位置用于通风和采光的天井,天井把整个房子分为前厅和后厅,我家住后厅,奶奶和姑姑、叔叔们住前厅。平常没事时全村小孩都不顾父母的教诲和惩罚聚到一起玩躲猫猫游戏,这时孩子们都不分你我的家了,说不定就躲进了昨天刚吵过架的孩子家里,说实话就这种满村都藏的躲猫猫游戏任谁也不能把全部藏着的人找出来,所以找人的那个孩子大概率会受到大家惩罚,我们村的孩子吵完架第二天准和好,因为不和好没人跟你玩,就相亲相弟姐妹一样不记仇。

        记得我们村人喝的水要从几里地以外挑山泉水来满足饮用水的需要,日常洗澡、洗菜、熬猪草用的水天晴时是从门口河里挑回家,遇到下雨就从天井中用桶接雨水用。天晴时村里只要有一个孩子站在前坪喊一声挑水去啰,一下子能挑得起水桶的孩子全部到了前坪集合,浩浩荡荡一大群孩子,有挑桶的、有不挑桶跟着哥哥姐姐凑热闹的,这个时间也是我们这群孩子无拘无束、放飞自我的时间,经常放下担子趁机会在外面玩好久才回来,当然回到家少不了大人的一顿唠叨或者修理,但是第二天有可能又会重复昨天的行为。遇到下雨天我们也开心,因为不用挑水,所以姊妹间争着抢着拿着桶下天井接水,哪怕淋得像个落汤鸡只要能接到水也开心的不得了,因为又有时间去玩躲猫猫了。

      因为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处在穷乡僻壤的罗霄山脉脚下的我们就更是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基本上各家各户上半年都是靠菜叶子或者是野菜和着难得看见的米粒煮熟充饥过日子,下半年野菜少了,地里的红薯和南瓜却成了充饥度日的好东西。随之而来上半年出去挖野菜,下半年从生产队收完红薯的地里找漏挖的红薯的任务就落在了各家各户孩子的身上,虽然为了一根红薯我们这些孩子有时候会大打出手,但是第二天村里的孩子们又会不计前嫌地召集在一起继续到另一块红薯地里继续寻找生产队漏挖的红薯。在挖野菜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认识几种大人教的野菜外,比如野香菜、野蕌头、苦菜等,其它的就不认识了,为了多挖点野菜满足一家人活命的需要,我们曾经犯过严重错误,差点把一家人性命都丢了,那天因为找到野菜的数量太少,经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商量决定搞点其它的野菜回家充数,好在搞回来后在洗菜的过程中被大人发现那增加的野菜有毒是不能用于人吃的,结果被选出来全部扔掉,否则就酿成大错了。那天虽然因为野菜挖得少肚里空空的,但没酿成大错也没受到大人的惩罚。我们一群孩子在挖野菜和挖红薯的过程中嬉笑打闹,苦中作乐,如今想想生活中那个年代的儿童纯真的乐趣和与大自然的无间的亲近在现代儿童中已难寻踪迹了,如今的儿童有的只是上不完的学、补不完的课,也不知道作为曾经有过童年的我们是应该为他们喜还是为他们忧。

                                第五章喜迎大弟弟出生

       虽然奶奶和父母在当地都是那种非常要强的人,而且相对于当时村里人来说观念还算比较新,但是他们还是没有脱离农村固有的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在六十年代的后期的秋天大弟弟顶着长孙的光环从妈妈的肚里出来跟我们一家人团聚了,一时间家里成了欢乐的海洋,奶奶、姑姑、叔叔天天争着抢着要抱弟弟玩,但是这种纯纯的快乐没多久就因为家里人口太多,吃穿问题过度紧张而再次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中,尽管如此,对于童年的我们在做完家里安排的家务后我们会出门去寻找自己的快乐,避开争吵的场面。

                               第六章 简单的幸福时光

        我家门前那颗大大的枇杷树每年都会结很多果子,在那个食物非常缺乏的年代,枇杷树上的果实就是我们一年甜美的零食,所以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守着这些果实不让其他的孩子摘掉,于是姐姐和我以及小叔(小叔只比姐姐大几岁)就在枇杷树伸到农田方向粗壮的树枝上用二根绳子固定一块木板做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秋千,每天做完事就到枇杷树下轮流荡秋千,顺便守着树上的果实,荡得最远的数姐姐,她胆子比我大,叫我和小叔使劲推她,最远时可以荡到稻田中央的上空,姐姐骄傲地尖叫着,我和小叔也很有成就感。从那次以后我们都以荡到稻田中央为目标,因为我们都小,每次只知道一到枇杷树下就开始铆足了劲荡秋千,而不知道检查固定在树上的绳子是否结实,终于有一天当姐姐荡到稻田上空时绳子断裂,姐姐像飞鸟一样飞到了稻田的另一端,过了好久才失魂落魄地爬起来,并且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吓得我和小叔跳下稻田,拼命奔跑到姐姐落地的地方,一看还好,因为稻田里有水和泥,姐姐落地的地方又有禾苗垫底,姐姐除了吓出了一身冷汗、满身是泥水外并没有受伤,因为怕引来大人的责备和惩罚,我和小叔赶快扶着大哭中的姐姐回家,赶在大人没回家之前让姐姐把衣服换了,而且洗干净晾起来,等奶奶和爸爸、妈妈回来看不出一点痕迹,仿佛一切从没发生过。对于玩耍过程中处理类似意外事情成为我们这些孩子彼此默契。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没有幼儿园可读,广阔的农村天地就是我们劳动和玩耍的乐园。

                                第七章 穷人的孩子懂事早

      为了增加集体工分,年底生产队决算时可以多分一点粮食,我们家向生产队认养了一头大水牛,认养这头牛后我们家每天除了得到父母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工的工分外,还可以增加2分养牛的工分,积少成多,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实惠的是还可以在把牛栏粪(牛屎和牛尿跟稻杆经发酵形成的肥)以工分的形式卖给生产队的同时获得另一份工分,而且这头牛的日常放养和护理都是我们这些孩子,父母基本上不用管,更准确的说放牛的事都交给了姐姐,我和弟弟的工作主要是挑家里用的水、和挑水浇菜、摘菜,当然日常还要跟大姐一起去割点草,双抢时挑些稻杆堆在牛栏上方的隔层以备下雨天和冬天太冷时作为牛的主食和御寒,认领这头牛后姐姐付出的辛苦远远超出了同龄儿童的能力,姐姐比这头牛的一半高度高一点,有句话说力大如牛,我们体会最大,大水牛的力气就更是比一般黄牛大,更不用说瘦瘦小小的大姐了,经常是大姐认为牛吃饱了应该把它牵回家自己再去干其他事情了,牛却死死地硬着鼻子朝另一个方向走,姐姐根本驾驭不了它,只能再放一会,等它老人家吃饱喝足了,脾气好了才回家。更可气的是,姐姐如果是去河边放牛,牛就会借喝水的机会挣脱绳子不顾河水是否上涨游到水草丰美的对岸去吃草,而我家附近的那条河至少有五十米宽,且河水还很深,是我县境内流水量最大河面最宽的一条河,可怜我瘦小的姐姐,她也不会游泳,哪怕会游,这条河也不是一般人敢下水游的啊,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时,吓得大姐只能在河边哇哇大哭,然后回家告诉父母请求帮助,父母和我们几个孩子分工在河的两边,从另一边把牛赶在河里让它自己游回我家所在的河岸,然后牵着它回家,当然牛因为擅自挣脱绳子独自自由去了,那是肯定要付出代价的,回来我们恨恨地打它一顿,牛经过几次这样惩罚后,它也学乖了,知道擅自违背主人意思会付出代价,以后就很少过河了,实在要过去吃对岸肥美的草,也是吃完就主动回来,姐姐也会趁这个机会在河边的柳树下休息一下。我家的牛有时候会用角顶开牛栏门冲出去踩坏和吃邻居地里的菜,发生这种情况后我家要出动全家人去找牛,因为如果找不回牛我家赔不起,费尽力气找回来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向邻居赔礼道歉和赔偿邻居的菜,回到家再修补牛栏门,尽管为了养这头牛我们要付出很多的劳动和精力,但是能得到不少工分,一家人还是把这头牛待为上宾养着。

                                      第八章我们的小学时光

       虽然家里有做不完的事,但是学还是要上的,在这一点上我的父母的观念在当时当地来说优于其他父母,我们姐弟每天大约六点半起床,洗刷完毕后我们一起把早餐做好,把留给父母的早餐热在锅里,因为父母比我们起得还早,他们起床后就出门做事了。我们吃完饭刷完碗牵着弟弟带着我们中午吃的饭一起上学去,带去的中午饭要放到学校食堂去热,上午最后一节课上完后再去食堂拿回自己的饭到教室吃。在弟弟没开始上学的时侯我跟姐姐上学时就要负责把弟弟带到学校,以减少父母带弟弟的时间,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去赚更多的工分和做其它事情,我和姐姐要上课时就吩咐弟弟在学校走廊乖乖地玩,下课铃一响我和姐姐就飞向走廊找弟弟,生怕把弟弟弄丢了。吃完饭我和姐姐其中一位把碗刷干净,然后一起去室外陪弟弟玩。弟弟上学后,他也有了自己的教室,有自己的课要上,我和姐姐上课时就不用担心弟弟会摔跤和走失之类的事情了,但是这段时光是我们三姐弟在一起时间最多的,现在每每成为我们最美的记忆。记得有一次弟弟去姐姐教室门口的走廊玩了,我上的是体育课,老师给我们上完他的课后叫我们自由活动,这下我们班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了,跳绳的、打乒乓球的、嬉闹的都有,而我和几个同学却选择了一种在当时小学生来说比较危险的活动—攻城,这种活动就是在地上画二个大大的圆,作为攻守双方的城,双方通过拉、扯、推等方式占领对方的城就算胜利了,在这种活动中经常是彼此的衣服都被撕烂,很多时间都有同学摔坏手或者脚,所以这也是勇敢孩子的游戏。而我在这一天够倒霉的,对方扯我衣服时把我摔倒了,然后我方队友失衡全部倒在我身上,顿时我感觉手腕很疼,但是我们那时的孩子都很坚强,我没叫出声,继续参与活动,中午休息时手腕肿得很大,而且疼的受不了,于是简单跟姐姐说明原因后自己一个人跑到大队医疗所请老中医搞了点草药包扎受伤的手腕,然后回去上下午的课了,忍着疼上完下午最后一节课后我赶快把包扎手腕的草药取下来丢掉,生怕父母责备自己犯事了,回家还要招罚,而且跟姐姐和弟弟形成了不想父母报告的保密联盟,但是这次意外让我的手腕形成了一生的痛疼,之后每每变天气,我这个手腕就疼,也许这就是乐极生悲呗。

                                             第九章喜添小弟弟

          虽然家里的日子过得挺艰难的,但是因为有一大群小伙伴天天一起做事、一起玩、一起上学,感觉日子还是过得挺快的,用奶奶的话说是年年难过年年过。转眼到了七三年的春天,有一天父母让姐姐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看电影了,看完电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发现我们又多了一个弟弟,一家人正沉浸在心满意足的喜悦中呢,特别是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这个弟弟整整比大姐小了十一岁,比我和大弟弟也小了八、九岁,现在想来那天安排我们去看电影是奶奶和爸爸的精心之作。

        小弟出生时姐姐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那个年代小学只有五年制,而且在小弟不满一岁以前,父母是不允许我和姐姐把他带到学校去的,因为我们上课时弟弟还不知道自己在学校走廊玩,所以我们上学时小弟弟只能由奶奶和妈妈看管,放学以后姐姐还是放牛、挑水,而我除了摘猪菜还多了一个任务就是带弟弟。

                                           第十章 姐姐独自的快乐时光

     小弟出生后第二年的春天大姐上初中了,初中的学校离小学有几里地,姐姐的学习任务也更重了,当然在那个年代姐姐他们这些读初中、高中的孩子除了学文化还得接受劳动的教育,每个学期都要自带干粮去那个叫羊场的地方劳动一段时间,好像是一个学期去二次,每次一个星期。每次去羊场都是姐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不用放那条高大威猛的大水牛,姐姐有一种迎来解放的快乐。在我的印象里姐姐是一个从小就善于寻找快乐的乐观孩子,哪怕是在早晨辛苦的放牛时光她也会跟着生产队的喇叭学当时的流行歌曲,那时她记忆力还超好,几年牛放下来既为家里赚了不少工分,还把生产队放过的流行歌曲一个不落的都学会了,唱得那叫一个有模有样;姐姐在做工赚了一点小钱后也会买几本连环画慰劳自己,我家有的连环画都是大姐买的,有水浒、三国演义、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草原英雄小姐妹很多很多,而且看得津津有味,也会津津乐道地讲给我们听,我们这群孩子都觉得姐姐懂得很多,自然就愿意接受她的领导,她也很乐于关心和帮助这一大群弟弟妹妹们,甚至当我们在外受到欺负时挺身而出为我们出头,所以虽然我们姊妹多,生活也艰苦,但是一般孩子都不太敢欺负我们。

                                   第十一章小试牛刀勤工俭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慢慢好转,我们公社辖区内也迎来了一些建设项目,因为那时候交通工具不发达,这也给我们这些身处当地的孩子带来了一点为家里赚钱贴补家用的机会,我们姐弟三个(小弟还太小,还不能挑担赚钱)为几个工地挑过多少沙子、石头和红砖我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每次都是姐姐看到有工程动工了就去工地问包工头“叔叔你们家要河沙、石头之类的材料吗、我家就住在河边上,如果要的话我跟弟弟妹妹可以去给你们挑”,只要是姐姐说有人要我们挑材料了,我们三个就像捡了宝一样开心,我家河对岸建电站时沙子和小石子都是一毛钱一百斤,可怜姐姐才十二三岁,我和弟弟不够十岁,通过一个暑假挑沙子和小石子过那个跨度七八十米的跨河木桥我们赚了二十多块钱,这笔钱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就是一笔巨款,除了交学费剩下的全部交给了妈妈,如今回到家再去看那条河,水急、河面又宽,再架个木板桥在上面,我无论怎样也不敢过了。于是我发出心灵深处的感叹,问自己“当初我们为什么胆子就那么大呢?难道是生活所迫?”说不清。再有一次是乡机械厂扩建,我们村有红砖厂,村里负责供机械厂扩建的红砖,但是红砖的运输全部还是靠人力肩挑,于是生产队的大人、小孩都想去赚几个钱,我和姐姐、大弟弟也加入到了这个赚钱的行列,我和姐姐挑着砖走到前面去了,看着弟弟还在后面就放下担子来接弟弟,等我们走到弟弟面前,弟弟哇地一声就哭了,委屈地说“姐姐你们看看我肩上的皮都磨破了”,我和姐姐拉开弟弟的衣服看弟弟的肩膀,天哪,弟弟的肩膀真的磨破了,而且出血了,我和姐姐都很自责,怪自己没照顾好弟弟,而且还怕回到家招父母罚,于是我和姐姐轮流把二个胆子挑到前面去一段放下后回来接弟弟的担子,这天再也没让弟弟挑担。现在想来我们姐弟虽然日常也打打闹闹,但在面对困难时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多么可贵的姐弟之情,这是我们姐弟一辈子的财富,是珍藏在心灵深处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我现在看到有老头、老太太捡纸箱子、矿泉水瓶,感觉他们也许是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因为家庭困难才有的无奈之举,我和姐姐、弟弟以及我们村的小孩都有过捡破烂卖钱给家里贴补家用的阶段,不同的是我们那时没有矿泉水瓶、也没有纸箱可捡,我们只能到生产队的红砖厂捡那种破得满是洞洞再也不能用于盖红砖的生产队不要的塑料薄膜,卖到废品收购站换回几毛钱,最多的一次卖过二块多钱,但那次是积攒了一个星期的成绩。因为自己有过同样的举动,所以我怀着疑虑地问过一次我们小区一位正在捡纸箱子的老太太“老人家你捡纸箱子一天能有多少收入啊,”老太太说“也没几个钱收入,只是退休了没事干无聊,自己给自己找点事干”,至此我才知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已经把捡破烂当成了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了,社会的进步让有些人产生偏见的行为也作为了一种既环保又健身的活动了。

                                    第十二章姐姐升学后的我们

        姐姐十四岁就进入了高中学习,进入高中后的姐姐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很远的那个叫羊场的地方参加劳动,美其名曰叫半工半读,一去至少一个星期,姐姐去参加学校的集体劳动了,剩下家里的放牛、挑水、摘猪菜和其它杂活就都是我跟大弟弟的任务了,其实那时我跟大弟弟年纪也不大,我才十一、二岁,弟弟才几岁。因为跳水的路程远,家里也不太放心,所以挑水时我都是跟弟弟一起结伴而行。就因为路程远,而且经过的路段路况有些复杂,有一次差点我父母就同时失去了我和大弟弟,当时我和弟弟挑着水桶行走到那个叫老油槽(榨油的油坊)的路段,高高兴兴地一路聊天,突然听到一声紧急刹车声,我俩急忙扭头看,天哪,一辆小货车失去控制朝着我俩飞奔而来,姐弟俩异口同声地喊“快跑”,刚跑出榨油坊的范围就听到“轰”的一声,榨油坊的一个墙角被车撞破了,从墙上形成的洞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油槽里面,瓦片散落一地,我跟弟弟一看这场面吓得脸都青了,赶紧用手在脑门上摸摸,出了一身冷汗。事过境迁,我跟大弟弟参加工作后再去走走老家周边的路,看到那个油坊的墙角上仍然散落的瓦片和墙上那个当年被车撞破的洞,我们知道从那惊险一幕后这个油坊再也没有榨过油,再也没有了浓浓的油香味。

        小时候家里做饭用的是土灶,烧的是山上捡来的树枝和树叶,姐姐还上小学时都是姐姐跟村里的大孩子一起去做这些事,姐姐去学校羊场锻炼后,奶奶有时候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记得有一天,奶奶对我说“孩子,家里快没引火用的树枝了,你蓉姐姐姐妹俩(村里比我大五岁左右的姐俩)会去山上捡,你跟着她们一起去捡点回来啊,”我很爽快地就答应奶奶了,并且全副武装挑着一副空担子跟着蓉姐姐她们一起出发了,我人小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姐姐们的脚步,好不容易到了山上蓉姐姐妹俩三下五除二就捡满了一担树枝,而我才一半不到,我乖乖地求姐姐们等着我,我说我怕一个人在山上,姐姐说你快点我们就等你啊,我高兴地答应加快速度,在姐姐们的催促下我终于搞够了足够自己挑的一担树枝,等我挑起担子准备下山时发现姐姐们已经到山脚下了,当我发现自己前后左右都没人时心里的恐惧感陡然升起,使劲的叫蓉姐姐,蓉姐姐姐妹俩故意装作没听见,于是我带着哭腔哀求式地叫姐姐等等我,喊了很久她们才扯着嗓子说我们在山脚下等你啊,快来,不来我们可走了,听到蓉姐姐声音了,我带着恐惧快速追上姐姐们,回到家我跟奶奶报告了这件事,并且表示再也不跟她们一起上山捡树枝了,奶奶心疼孙女,再也没让我独自跟着蓉姐姐她们上山了。讲到这里勾起了我对奶奶的深切怀念,我想奶奶了,奶奶和蔼可亲的音容相貌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说来我们也算是赶上了好时代,1977年10月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1979年姐姐高中毕业如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而且成绩还不错,只是因为家里有四姊妹,原本家里经济就困难,姐姐如果去外地求学要学费和生活费的话这个家就更艰难了,懂事的姐姐从老师那里得知学护士不用交学费,学校还发生活费,她欣喜得如获至宝,毫不犹豫地在高考志愿中填写了护士专业一栏。姐姐入学后悄悄告诉我她怕上人体解剖课,只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只能做这个选择。

         因为我们国家那时的大中专生都是包分配工作,所以通过姐姐考上卫校后,我的父母仿佛为他们的子女看到了未来的出路,鼓励我们向姐姐学习,在努力做好家务的同时尽可能地抓紧时间学习,力争靠自己的力量闯出一条生存之路,虽然在父母天天念叨之下我和弟弟都知道那时候的高考是我们这些农村孩子脱离父辈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的唯一道路,但是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稍稍放松就会被挤到桥下,所以我跟弟弟除了继续每天要完成家里大量的家务外,也会挤出一定的时间温习功课,几年以后,大姐如期地从卫校毕业了,如愿的分到了我们县的人民医院,我和弟弟也通过努力考上了学校,毕业后我参与到了我县的建设工作当中,弟弟分配到了农业部门,至此,我的父母也如释重负,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但是我们村的孩子相聚的机会就很少了,到年纪出嫁的出嫁、工作的工作了,偶尔相遇还是问长问短,互相提醒回忆童年,那种亲切和童真的笑容仿佛过去所有的嬉笑打闹就发生在昨天。

                                                                                                                 一硕于2025年3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星辰未眠却爱你 1 结婚三周年纪念日,林悠然打开抽屉,才发现她婚前买的那盒套,竟然还没用完。 不是没做措施,而是她...
    熊熊不熊1阅读 708评论 0 0
  • 今日是姐姐生日。 妈妈答应今天放学后让阿姨带着去欢乐谷玩。 因为担心姐姐的学习和作业,午饭后阿姨和奶奶上谈了好久。...
    珍藏1961阅读 858评论 3 5
  • 2025-03-25,周二,晴 气温15°—32°,体感温度21°,露点温度16°,东南风2级,阵风速17公里/小...
    秋韵儿阅读 33评论 0 1
  • 昨天夜里还为阿紫住院陈愿意陪护而开心,心想两个小儿女终于磨合成功,未来可期,没有想到凌晨一点多居然接到阿紫打来的微...
    李馥馨阅读 1,683评论 4 12
  • 我的人生.我的一生可能一本书也写不完.人的一生太苦了.真是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我出生在一个很穷的家庭.在我董事...
    c7128f0a221b阅读 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