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母时,我就一直在问自己:“父母应该给予多少?”以及“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哪里划定界限?”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必须搞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陷入这样两难的境地。
为什么父母要顺从孩子的要求?
几年前,我读了一篇题为“渴望和归属感:父母和孩子”的文章,作者是加州的一位社会学博士Allison Pugh。她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研究父母和孩子的行为。在研究中,她想了解孩子们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这些东西,以及父母如何决定是否满足孩子的愿望。在文章中,Pugh指出,父母为孩子的愿望“埋单”主要有三个原因。
1. 这是孩子应得的
根据Pugh博士的说法,许多父母都把满足孩子的愿望作为孩子良好表现的一种奖励。父母会对孩子的行为、成绩、日常琐事、家庭作业、学校表现等给予奖励;但殊不知,许多行为理应是孩子的责任,不应被视为奖励。
2. 他们想让孩子拥有自己小时候没有的东西
现在的家长普遍都是70、80后,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生活比较“素朴”,很多人都无法“即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比自己当初要好。
3. 孩子应该融入学校里其他孩子的圈子
在研究中,Pugh博士采访了几个孩子,他们表示,当身边的朋友拥有更好的东西或最新的产品,而自己却没有时,会产生“被冷落”的想法。这种情绪会导致父母为其购买一些商品,以便让他们的孩子更好地融入小伙伴儿当中。约有45%的受访父母表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因为追不上小伙伴儿的“消费步伐”而感到失望。
说说我的个人经历
回顾我个人养儿育女的经历,的确能与上面这三个原因挂上钩。去年,我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想要买一双他喜欢的运动鞋,说班里同学很多都穿那个牌子,只有他没有;而我刚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从三年级起就一直在吵吵着要一部手机。据她说,学校所有的女生都有自己的手机。
我家孩子的需求,远比我想象中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需求要多得多,但实际上,他们实际拥有的却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少很多了。我承认自己很难不屈服于孩子们的愿望,尤其是在他们一直不屈不挠地索求下。
我几位同事(其中许多人碰巧是妈妈)的境况也能和Pugh博士的发现联系起来。我们中有许多人都对自己小时候,父母买不起最新出产的小玩意和玩具的经历印象深刻。我们每个人都能回忆起童年时代的一段时光,当初因为无法拥有想要的东西感到多么伤心。那么现在,既然我们有稳定的收入,我们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宠着自己的孩子;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都认同的一点是,不希望把孩子养成长大后认为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得到的那种人。
我们都希望孩子明白,一旦他们长大了,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他们就得和大家一样,为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去努力工作。我们想要教会孩子们努力工作,以及靠自己的双手得偿所愿的意义和价值。
帮助孩子认识到努力的意义,父母能做些什么?
根据Pugh博士的文章,父母需要开始教孩子明白“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许多孩子往往混淆他们的“需要”和“想要”。Pugh博士建议父母允许孩子为了自己的愿望去工作,这样他们才能通过“份外的事”挣到钱。Pugh博士特别指出,孩子打扫房间或自己打扫卫生不被认为是“份外的事”,而应当被视为孩子责任的一部分。
那么,到底哪些才是“份外的事”?举例来说,就是承担家里更多的家务,帮助邻居做事,和辅导别人功课,等等。如果你的孩子愿意为自己“心底的小愿望”去努力,实现之后才会更珍惜它;并且,将来在把一个“愿望”变成“需要”之前,他必然不会不假思索地提出要求,而是会谨慎地思考。
设置一些限制
我认为给你的孩子设一些限制是很重要的。当孩子开口要买某样东西时,最好说:“你可以用自己的压岁钱买”“要不你先把它列到你的生日愿望清单里?”或者“我平时不是给你零花钱了吗?干脆用那个买吧?!”至于为什么不能给他们买最新的小玩意,与孩子好好沟通,解释清楚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通常会说,就算是大人也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有很多凌驾于自己欲望的优先事项,比如账单、贷款、日用百货、柴米油盐、水费电费和孩子的开销,这些都会使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任性地“剁手”。
我们想把美好的东西送给孩子不是件坏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赚钱来培养一种所有权感,而不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尽管我们都想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我们能给予他们的最大的一个礼物就是给予更少的帮助,迫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所有选择并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