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读到一篇文章,里面有胡适关于学习的秘籍:“凡治学问,功力之外,还需要天才。龟兔之喻,是勉励中人以下之语,也是警惕天才之语。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定可无敌于一世。”
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人人皆耳熟能详,得到的启示也就是:无论自己有多大的优势,都不能轻视对手,不能骄傲,否则就可能被原来不如自己的人超越。既骄傲使人落后,坚持就是胜利云云。而听胡适先生这么说,我还是深有感触,真不愧为一代大师也!
忽然想到我的老表。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的认知世界里,老表就是个天才~学习的天才。
他小时候就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机灵活泼,而且是个“娃娃头”有点“小领袖”的气质,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直到 1980 年高考,十七岁的他一举高中“××学院”另我们这些学友学弟们羡慕嫉妒,望尘莫及。
他曾给我谈过他的高中生涯,他说“我们都是重点班,我当时还是班长。我们班上有一个叫王××的同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我就奇怪了,所以,就下定决心研究他,观察他。他学习,我学习,他吃饭,我吃饭,他休息,我休息。而且我把英语单词写在纸条子上,随时拿出来记、背。还听说他的初中毕业成绩是本地区第一名,当时被一个什么中专学校录取,他爸不让去,扬言‘我娃是上大学的料,坚决不上中专’。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我的成绩终于赶上了他,所以高考顺利上岸。”
小学、初中阶段,我和我们这些学兄弟也经常向他请教学习问题,他的回答以及解题方法、思路和我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他思路清晰且能举一反三、反五,解题方法简捷而神速,多法并举,聪明且高智商的思维常常另老师“难堪”
所以,从小时候我就觉得他是个天才,学习的天才。以至于到今天,我还给人们讲,他真是个天才。
我对他的总结,从小学到高中,是他人生最精华的部分。这一阶段他有兔子的天才,有乌龟的功力,让他成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迸射着无限光环的大学生。也是我们村这一朋辈唯一没有复读补考的人。
他本应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男儿,应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精彩的人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生。他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楷模,他应该是值得大家尊敬、望其项背的人,但是……
读了胡适先生的这段话,我第一个想到了老表,在喜欢他的同时“恨其不争, 怒其不为”不能只有兔子的天才,兔子的天才让你聪明一时,糊涂一世。要有乌龟的功力,要埋头苦干,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天才+勤奋=成功,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题,老表有数学的天分应该比我更清楚,更明白。
唉!本来想写点东西,题目就是“××的老表”他不会同意。我也想想,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