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晚上,老何在群里吆喝着晚上视频喝酒,还发了张一箱啤酒的照片.
因为平时哥几个在群里吹牛打屁习惯了我就没当真,权当吹牛逼应付着,完了晚上喝酒都没出场也没咋聊天.
这是一档子事,是伏笔。
前天,几个人在群里聊骚,拿孔子痔疮开涮,再次谈起喝酒才知道那晚老何找我们喝酒是因为和对象分手了.
因为开完月会我着急赶纪要就随口劝了两句,完了老何就阴阳怪调起来了.
讲真,酸溜溜的话听起来内心很不爽,直接认怂终止话题起!
和我相处久一点的人都会觉得我有点不合群、孤僻,这是高中时候老何的原话还有许多人的共识.
当然这么多年了我也知道自己什么损色,可能距离的存在,恰恰放大了我的缺点,所以我不怪老何,但是心里的确有点不得劲。
年前给逍遥小孔两家买酒时也是这样,小孔酸溜溜的“周老板发财了呀,我爸不喝酒给我爸买酒干啥?”.
听完心里难受不?难受,我花不少钱给你买酒你不是应该很意外很感激嘛,咋还这个反应呢?
现在回过头想想,这纯粹咱自己意淫罢了.
因为钱这东西对咱自己来说是稀缺品,尽管咱做这些心里没所求,花了几百块也会不自然觉得人家应该感恩,对别人的预期也自然提高.
但从未换位思考过,几瓶酒于人家可能没任何意义,只是增加了人家心理负担,可能会让人家一直在想着怎么把这人情还回去,这算是强塞给别人的善意和道德绑架嘛?
感觉有点。
因为我给逍遥买酒后,逍遥也给我带了一箱海鲜,这两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呢,我如果不买就他会不会也给我带一箱呢?
但是又好像没有,孔子缺钱了也都是直接找我周转,尽管遇到事了我未必能排进他的前三。
六七年彼此相识的旧有人格感知是否值得谋划再次的人生交集,亦或者故乡的土壤只适合作为怀旧的温床,不得而知!
要是换做以前的自己,肯定会对自己性格进行一番检讨和改进,但是现在的自己也慢慢的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知道哪些自己做得来哪些做不来。
交朋友上也更加看中对不对脾气而不是看有多牛逼,我觉得这是对自己的认识加深了,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似乎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偏执。
在一段比较成熟的异地人际关系维护过程中,我并不擅长也不会频繁的释放善意,我时常偏执的认为,过了这么多年又隔了这么远大家都有了新的圈子,话题变少很正常,成熟状态应该是有问题解决问题,没问题大家该忙啥忙啥,得闲了就一起吹吹牛逼打打屁,时间长不聊也不会觉得谁变心了。
因为这种信任完全是旧有岁月朝夕相处的人格感知,还有臭味相投筛选后的结果。
但总的来说,在人际交往和关系维护上,自己做的的确很糟糕,这点不得不承认!
去年我老伯交运认识个矿老板,由于他嘴甜,老板允诺矿场整顿后要重用他。
一年多的等待期间,我老伯不断给我老爸画饼打气说至少让他四哥当个小井长,等待期间我爸的心态就是自己平时干活不差,见过和共事过这么多井长,这些井长怎么当得都在心里。
明明白白儿的。
但是到了真正上岗时候,我老爸又怂了。
听我妈说法要不是我给他打气就想放弃了,我猜一方面是因为第一次见老板时,老板直接晾了他半天,在用不用他这上面比较犹豫,导致他心虚了。
另一方面是觉得要去上任的矿场原旧有势力盘根错节工作确实不好开展。
总的来说,老爸的性格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员工,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很好地管理者很难。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导他的时候最先提的就是:“假如最终老板觉得你不合格辞退你,你是不是就全盘否定自己,觉得丢人没面子”。
因为承认自己不行从来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