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受】
刘媛媛参加《超级演说家》一炮走红,她的成功背后被各大新媒体网络宣扬努力决定论,可是在《异类》的作者看来努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中的时机也有决定性作用。
曾经有一本书《成功与运气》,这本书就主要讲的是运气占的成功很大比例,运气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运气对成功的决定性,绝对不亚于努力。
既然运气对成功起这么大的决定性,我们不要努力了,只要等待运气降临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这种想法的人大错特错了,因为运气以及机遇都是靠我们自身的能力作为基础的。一个机遇在你身边的时候,你没有能力,运气也会从你身边擦肩而过。
对于能力的修炼,作者提出了一个临界点叫1万小时,只要你在一个领域不断的深挖,不断的反思,成长达到1万个小时,那你就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精华摘录】
✔本书的主旨:
1.《异类》认为,成功更依赖的,不是个体素质,而是个体成长的外在环境。如果没有机遇、文化等因素,即使智商超过爱因斯坦,也只能做一份平庸的工作。
2.《异类》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成功,发现了成功更深层次的原因,也为社会变革带来了启示。
✔作者的来头:
3. 2005年,他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人物,和美国总统布什、斯蒂夫•乔布斯、传媒大鳄默多克齐名。格拉德威尔的书充满了阅读快感。他写文章时擅长从通俗易懂的角度入手,喜欢以小见大。另外,他的书布局精彩,充满了悬念,虽然探讨的是各种前沿理论,却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4.只关心成功人士是什么样的人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探究他们从哪里来,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为何某些人成功,其他人则流于平庸。
成功的定义:
5.在社会学领域,所谓成功,就是“优势积累”的结果。
满意的工作:
6.自主性、复合性、付出与回报的关联性,以上3点是任何一份称得上令人满意的工作应该具备的属性。
7.“异类”是那些获得特殊机遇之人——是那些耐心等候,当机遇到来就当仁不让把握住机遇的人们。
8.《孙膑兵法·月战》中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这也是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成功也需要尽可能的占尽一切条件,你占据的条件越多,你就会越成功。
9. 《异类》想告诉你的,不是你成不成功的命中注定,而是我们学会运用成功的规律,增加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10. 大家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就是在弥补我们先天或客观上无法改变的因素,帮助自己更好地适应成功的规律,以达成目标,获取成果。
11.一万小时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刨除不清楚自己实际情况盲目努力之外,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一遍刻苦练习,练习时长需要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研究者们给出了这个临界量,就是一万小时。
12.一万小时,不仅适用于渴望成为大师的普通人,也适用于我们说的“奇才”。
✔智商对成功有影响吗?
13.本书作者认为,智商只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关联,一旦某人的智商超过120分,此时更高的智商并不意味着同比转化成更多的现实优势。
英国心理学家利亚姆·哈德森曾说过:“有充足的实例证明,智商170分的人要比智商70分的人思维更加缜密,即便是分值差异小些,但只要存在差异,情况都差不多。但是,当两个人的智商都很高,这种规律就被破坏了。一个智商130的科学家,和一个智商180的科学家都一样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当智商超过某个值,大家的差距不会太明显,书中将此称为“门槛效应”。
14.通过从小的训练和培养,孩子可以通过追问、磋商,以放松的心情开着玩笑的方式把权利向自己方向倾斜,会与权威沟通而赢得机遇和权益。
15.斯托弗·兰根,被公认为全美国最聪明的人,一度是天才的代名词。
他可以在完全不上课的情况下参加一门外语考试,只需考前浏览一下教材,就能在考试中得A。他在SAT考试中甚至睡着了,但最后还是拿了高分。兰根的弟弟说:“通常,一个学期的教科书他两天就看完了,这不耽误他每天做该做的事,也不耽误他做其他感兴趣的事儿。”
曾有专家测试过兰根的智商,因为得分太高,超出智力表范围,最后不了了之。
这样一位高智商天才,在我们看来,未来不容置疑,一定是过着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日子啊!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不仅在学校不被重视,最后甚至还退了学。斯托弗·兰根,被公认为全美国最聪明的人,一度是天才的代名词。
他可以在完全不上课的情况下参加一门外语考试,只需考前浏览一下教材,就能在考试中得A。他在SAT考试中甚至睡着了,但最后还是拿了高分。兰根的弟弟说:“通常,一个学期的教科书他两天就看完了,这不耽误他每天做该做的事,也不耽误他做其他感兴趣的事儿。”
曾有专家测试过兰根的智商,因为得分太高,超出智力表范围,最后不了了之。
这样一位高智商天才,在我们看来,未来不容置疑,一定是过着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日子啊!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不仅在学校不被重视,最后甚至还退了学。
✔智商高的人,为什么不在社会顶层?
16.兰根的悲剧从何而来?
作者认为,他缺少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包括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效果等,简单点说,就是知道如何去做某事,而不需要解释为什么。
这种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能力,而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你可以有很高的智商,但这不代表你的实践智慧也很强。
17.那么如何得到这种实践智慧呢?本书告诉我们获得它的场所是家庭。
✔成功有什么秘诀吗?
18.失败的原因是不同的,但成功的原因往往一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去贴近成功的要素,顺势而行。
19.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行为是否改变,并不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是否一贯稳定,也不取决于他们是知识分子,还是运动员,同样也不取决于他们的身体、相貌。其中的决定因素是他们来自何方。
20.打破文化枷锁,才能释放你的能力。
不要盲从其他人,也不要恐惧权威,你要想想,我这么做可以达成我的目的吗?如果不能,不论你有多么胆怯、不情愿,也要转变你的说话方式。
21.但无论如何,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是我们达成自己想要目的的关键方法。
22.曾经私下里问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如果让你将勤奋、天赋、兴趣、机遇这些成功的要素,按重要程度排个序,你会怎么排?
我以为商人会告诉我都重要,但实际上,他真的排出了顺序,并且每一个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顺序分别是,兴趣、机遇、勤奋、天赋
23.总结:
那些成功人士们,到底都具备了哪些因素,才造就了今天的成绩。
首先是天时,我们也可称之为机遇
第二是地利,也可称之为文化
第三是人和,也可称之为自身能力。努力、天赋、兴趣,这些都和你的自身有关。
【下一步行动】
1.感恩自己的运气,每天一个利他分享
2.利用smart,实践10000小时写作计划
3.阅读完一本书,就要实践一个学习点(分享,教导,实践)
4.找寻适合自己的知识收纳方法
5.选择机会?
6.找到志同道合的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