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的复工潮,许多在家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朋友,陆陆续续出发上班了。
但仍然待在家的朋友,还是非常多的。
而有的人,在家无聊到什么地步呢?
前段时间看到有网友发了一张“新型冠状病毒仿妆”。
甚至还有人把患者和医生写成霸道总裁文:“当你开始发热、咳嗽,那是我在慢慢侵占你的身体。”
现在疫情还未退散,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们还在全力与病毒做抗争,令人闻风丧胆的病毒,怎么就被拟人化、娱乐化了呢?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有的人为了火,能有多无底线。
更别说拿病毒来组甜文,试图吸引一堆cp粉。
想靠猎奇涨粉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是蠢还是坏?
正在治疗患者的医生,他们如今是怎样的?
还记得前几天出现在镜头前的李兰娟院士吗?
73岁的李院士奔赴前线,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的她,脸上的一道道压痕令人心疼。
但她的目光依然坚定而充满希望。
84岁高龄仍然走在防疫最前线的钟南山院士,谈及病毒和患者的时候,眼泪都止不住。
以及22岁的护士朱海秀,瞒着家人去前线战疫,却不敢面对镜头向家人报平安。
“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就干不了事情了。”
还有众多默默坚守在防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尽一份力。
但这些“勋章”在一些人眼里,却只是可以娱乐化的内容。
医护人员们在防疫工作时的样子,岂是随随便便就能被拿来模仿的妆容?
更别提和病毒一起,写成各种“总裁文”。
甚至还有趁机敛财的人,把病毒做成jk裙,化仿妆大玩cosplay。
娱乐至死,毫无底线,或许放在一些网红的身上,是最贴切的。
2
饭圈文化的流行是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万物皆可饭圈”。
有的人喜欢看小说、组cp,也有的人喜欢玩cos出仿妆。
个人爱好,无可厚非。
但在全民的生活都被疫情影响,人人都在盼望防疫前线能带来好消息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把饭圈的那一套文化拿来娱乐戏谑,相当于是连最起码的良知都不想要了。
适当的娱乐活动可以放松,但是利用防疫的事拿来做噱头,就是无知且坏。
除了出仿妆、写甜文这样的炒作,还有一类人,也拿大众的畏惧心理趁机作妖。
在重庆江北,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大妈故意往电梯按键上吐口水。
一个不戴口罩的男子,在超市摆放的儿童酸奶上面吐口水。
丑陋不分国籍,还有一些ins上的外国网红,为了拍摄恶搞视频,故意在飞机、地铁等人多的公共场合,大叫自己从武汉隔离区回来,或者假装咳嗽倒地,来引起大众的恐慌。
有的人忙着去往防疫前线救人,有的人却唯恐天下不乱,非要用恶作剧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幸灾乐祸。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是人是妖全都无所遁形。
在苦难面前,大家都在暗自祈祷,为前线的防疫战争加油打气。
却总有一些想趁机添乱的人,还想要在这特殊时刻博眼球炒作,毫无下限。
3
那些频频刷脸的网红们,一直在挑战着大众的底线。
但这一次,希望大家能真正把目光放在被忽略的英雄身上。
那些夜以继日、不顾个人安危工作着的医护人员。
在火神山、雷神山奋斗了几天几夜的建筑工人们。
家住6楼却一直用18米长的绳子给执勤民警送饭的河南老太太。
还有那名捐了18000只口罩的90后小伙。
去印度筹集医疗物质的“药神”陆勇。
还有很多默默做着善事,却不为人知的平凡人。
平时见多了众星捧月的明星,而这一次,挺身而出的更多是平凡的英雄们。
那些利己主义者、幸灾乐祸者,只能是跳梁小丑,活在指责声中。
而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