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甫到悉尼的时候,为了尽快适应不同的风土文化,尤其是不再傻乎乎的听不懂别人说“you don't say our language, you fuck off our courty”的时候请求说第二遍,就在好兄弟的帮扶下在一家港餐馆找到了一份刷盘子的工作,TVB剧中经常出现的后巷洗如人般高盘子的镜头是真的。
7月底的悉尼阴冷的厉害,冻得要命,不过在老板娘“力不到不为财”的呼喊中倒也干的颇为勤勉,至少能赢得老一辈香港移民的认可;后来兄弟找到一份在渔场砸冻鱼的活儿,就把我也拉了去,每天身上都是一股子鱼味;
再就是之前文章出现频率最高的码头搬运、货场搬钢筋;习惯了力气活的粗野,最后一份在新加坡人开的CD厂里贴封面标签,就像福特说的只需要一双手,别人看来轻松的工作我干的颇为乏味,也就没去几天,以上就是我长这么大所有的打工经历,20-21岁,拢共不超过500小时。
在仅有的打工经历中,我学到了“力不到不为财”,悟到了“混圈子先交投名状”,并将“待己狠厉”刻进了根骨,在学生签证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也要打比大多学生挣得多得多的工,还把挣来的钱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比如为我种入财商理念的富爸爸讲座,以及一句话彻底改变金钱观的Kerry Parker演说,其实还有很多名人出席的活动,主要是像Nicole、Hugh这样的明星,除了觉得所谓明星也就是气质贼拉好以外,没有对我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不过眼界算是开了。
从小到大都在从心意,这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却是有趣的。
在我看来传统学校教育(不管东西方)最大的弊病在于给予过多保护,于是越是好学生越趋向于稳妥,表现优秀收到教育体制的青睐,接着受到企业体质的青睐,或者是社会体制的青睐,一辈子都有来自于体制的庇护和上头的肯定,渐渐失去了尝试其他可能性的勇气,大多人拥有的都是一份职业。
发达国家阶层固化尤其如此,各国顶级名校的学生眼界见识固然不一样,但首先顶级名校的学生是小比例,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再有就是名校学生的大部分都是家境优渥,而受益于互联网最大的其实是我们中国,阶层还未固化,意识到机会的年轻人可以说是其他国家的总人口数,虽然最终成功的依然是少数,但整个文化、经济、意识形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更关键的是会从根本上影响国人对“职业”的认知。
于是各种针对未来趋势的真知灼见应运而生那个,像协作、联盟、积木式创新、U盘理论等等都是对职业全新的解读,古大大还提出一种“自由职业态”,而我作为一名十几年的自身自由职业者还写了一篇自己的理解,《一个十几年工龄自由职业者的杂谈》,主要就是一些个人的经验和心得。
2016年不过还是自由职业态的延续,只是效率更高了些,截止今天准点早起318日,妥妥的要突破320天的记录,八段瑜伽不曾间断,356日,反省日志忘记两天,354日,静坐过年期间间断10天,计346日,古板的作息是严苛的自律,自律则是精进的保证,也是自由职业的根基。
2016年,得益于不停的折腾,收获巨大,秉持的就是以“成长为乐”的核心价值,如果硬要说我的职业的话,终生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