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API简介
通过上一节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在开发Vue应用的过程中,关键点在于如何组织Action与Model之间的关系,而Model和View之间的关系,则通过Vue框架本身的MVVM能力进行处理。以下各小节,也是按照该结构加以组织:
1、模版指令
Vue中的模板指令(Directives)是带有“v-”前缀的HTML属性。指令的职责,是根据属性值,将某些行为应用在DOM元素上,从而实现封装DOM层操作的目的,不同的指令对应不同的行为(Vue2.X版本及以后,对DOM的操作模式由DocumentFragment的方式,改为VNode的方式,则不同的指令会生成不同的render函数。总之,简单来说,指令的作用,在于封装了常见的DOM操作。)
指令的基本结构:*v-指令[:参数 ]{.修饰符}= " JavaScript表达式 " *。
(1)v-show:
用法:根据表达式的真假值,来切换DOM元素的 display 属性值。
说明:常用于一些筛选、过滤类的场景中,因为只是更改了css属性,可以避免操作DOM带来的性能开销。
(2)v-if(v-else、v-else-if):
用法:根据表达式的真假值,来决定是否渲染某些DOM元素。
说明:该指令包裹的内容块更像一种能读取父实例数据的子实例,每一次条件的变化,都会经历一次DOM的销毁与重建。
(3)v-for:
用法:根据源数据,多次渲染某一个内容块。
说明:v-for后面的表达式可以是数组、对象以及数字。
(4)v-bind:
用法:绑定HTML属性值与表达式。
说明:Vue中的双向绑定都需要使用v-bind,换句话说,使用v-bind的话,会将" [expression] "中的内容作为JavaScript表达式进行解析赋,且对应的HTML属性会作为动态属性;而如果不使用,则会将其中的内容作为字符串,其对应的HTML属性则作为静态属性。
(5)v-on:
用法:绑定事件监听器。参数值为事件类型,表达式为监听函数。例如:v-on:click='handle_click'。
说明:相关的事件修饰符:.stop,.prevent,.capture等。
(6)v-model:
用法:监听<input>、<select>、<textarea>以及自定义组件的input事件的参数,并赋值给相应Vue实例变量。
说明:v-model='a' 实际上是 v-on:input = 'function(event){this.a = event.value}' ,v-bind:value='a'的语法糖。
2、初始数据类api
(1)data:
用法:实例初始化的数据对象。
说明:在实例初始化阶段完成对该对象的创建,其中每个属性都会被改造为一个可观察的Observer对象,Observer对象作为实现双向绑定的基础,所以建议将组件中需要进行观察的数据都在一开始就进行初始化,即使赋值为null或者空对象也可以。如果错过初始化阶段,而又需要定义可观察的对象的话,则需要调用实例的this.$set方法,来完成对于属性值的改造。
(2)props
用法:实例初始化时从外部传入的自定义属性对象。
说明:父组件向子组件传递数据的桥梁。
3、监听数据类api
(1)computed
用法:根据实例数据,进行计算后得到的返回值。
说明:类似get_value()这种函数的作用,不同点主要有二:1、computed里面定义的属性,本身是Observer的,当属性值变化时,会对依赖该值的部分均进行重新计算;2、computed里面定义的属性,会对本身的值进行缓存,只有当该值依赖的属性发生变化时,该值才会重新计算。
(2)watch
用法:观察实例属性,当属性发生变化时,调用该方法。
说明:若需要观察实例属性的部分变化,则需要添加deep:true选项。
4、方法类api
(1)监听函数
用法:在methods对象中声明。
说明:监听页面动作,修改实例数据,杜绝直接操作DOM。
(2)纯函数(管道函数)
用法:使用模块加载器(如:RequireJS、SeaJS、Webpack等)引入。
说明:如有必要,可以使用mixins混入。
5、组件类api
(1)components
同步(sync):
用法:全局情况下使用Vue.component('id',{ [Vue.extend({})|{}] })声明;Vue实例内部可以在compoenents属性下加以声明 { id:{} }。
异步(async)
用法:实例中的components属性可以赋值为一个 function(resolve,reject){ resol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