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桔
对于这件事,我是真的愤恨。
为了读个好大学,我甚至补习了一年,365天,天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时间学习,我在考前三个月的时间里因为长时间坐着看书不运动而每晚肚子胀气,痛得我龇牙咧嘴的时候不在少数。
我这么拼不是因为第一年高考时的我成绩有多差,或者说我高中时有多不争气,多不珍惜学习。相反,我高中读的是我们那的重点中学,第一年高考也已经过了一本线。
我之所以补习,是为了考个可以让“祖坟冒青烟”的大学。
第一年高考结束,刚过一本线没几分的成绩注定只能读个很差的一本或者好一点的二本,这跟我们曾经想象中的大学相差太大。于是,简单的一次沟通以后,我就背上了行李一个人去补习学校报道了。
第二年高考成绩出来以后,虽然高了一本线101分,比我第一年提升了120来分(第二年一本线也提分了30分),但因为我在云南,很多学校在云南的招生数量少,导致分数线水涨船高,虽然能去个不错的学校,但最好的学校,我还是去不了。
具体一些来说就是:除了国内的知名院校,其他的很多学校我都可以去,这其中包括了很多的985、211院校。
那么,我到底为什么会做出一个让我后悔了四年的决定呢?
原因一:不明白211、985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不知道211、985的存在,也不是说不知道它们的含义,毕竟我有一个勤奋好学的老爸,早在我高考分数出来之前,他就已经通过百度查到了这两组数字的明确定义。
我和我爸都不明白的,是在百度百科定义之中看不到的资源、政策倾斜和优势。
211、985能带来的远远不止“重点建设高校”的名号,它是一种被社会深深认可的身份,是大学之间横亘着的一条无法被轻易跨越的分水岭。
比如很多特别好的公司招聘要求第一条就是“211、985院校学生”。
比如很多留学基金委员会的公费项目只针对211、985院校学生。
比如211、985的保研和奖学金名额都远远多过于普通双非院校。
比如在考研调剂时双非院校学生被拒之门外,即便初试分数高得吓人。
…
这些是我和我爸没有想到的,我们只是觉得能去211、985最好,不能去也没关系,反正只要是好学校就行。
所以,为了学我喜欢的金融学这个大热门专业,还一心想着专业型的学校肯定更加专业的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所双非学校(财经院校分数普遍高,211又特别少),放弃了无数985、211…
原因二:信息局限导致的眼界太窄、格局太小
其实,这个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之所以不选,总的来说就是因为根本看不到未来找工作、考研、出国时211、985与双非院校之间的巨大差异。
眼界和格局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而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如果我的父母身边有很多在高校工作的朋友,如果我的身边有很多考上好大学的亲戚朋友,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我们通过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渐渐就会把自己的视野拓宽,看到很多自身所处环境局限性之外的东西。
信息闭塞给一个人带来的机会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很多信息的传播都在一定的圈子内部,如果你不在这个圈子里就很难截获那些你梦寐以求的信息,而进入圈子,同样是一件很难的事。
因此,身边人的发展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无数身边人的圈子集合在一起,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就被无限拓宽,但是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跟你圈子相差不大的话,就只会是无限重叠。
我时常会想,如果再让我回到高考报志愿时,我一定会报一个综合类的211、985院校。
这显然不太可能,但是,至少我因为曾经的努力让自己进入了一个不同的圈子,我的眼界得到了扩宽,这对于我身边的人,以至于我以后的人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考研时候我报考了一所北京的211院校,最后复试被刷,回到了本科学校。虽然我失败了,但是有一些和我一起奋斗的研友成功考入了985、211,弥补了简历上的那点空缺。
人生的路不会被一个决定就全盘改变,关键是我们还得保有一颗躁动的、不服输的心,毕竟那么多双非院校的学生最终也混得风生水起。
我只是希望,如果你们还来有机会,一定要多问问,多了解,突破信息闭塞的局限,做一个更好的决定,最大程度地回报自己此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