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好吃的,心里只盼着母亲每月一次做的手擀面。
现在想来确实很普通,更甭说登上大雅之堂了。食材很简单,就是把面和好,醒上半个小时之后,开始用擀面杖来回用力推压,薄如纸张后叠加在一起用菜刀均匀地切成细条,抖开后放在案板上备用。最触动味觉的是锅里炖着的酱油,酱油里简单地放上切碎葱段,淋上自产胡麻油,调入百味第一鲜的食盐。锅里水开后,随着水蒸汽的飘逸,一股令人说不出浓浓酱香混着大葱辛辣味进入肺腑,让人蠢蠢欲动,欲罢不能。加之面条特有麦香,调入酱香的卤汁,吃上一大碗便满头大汗,既暖胃又暧心,真觉着是人间难遇的美食。
长大后,走过不少地方,吃过不少面条,比如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内蒙羊肉面,可总觉着面里边欠缺了些什么。自己也曾试做过几次,可终究做不出母亲哪种特有的味道。
常常想是不是现在酱油和面粉出了问题,没有小时候的纯净和原生态了,可是每每看广告酱油如何生产,如何精心匠制,面粉又是如何选取上等小麦打磨,就会怀疑自己味蕾是不出了问题?
母亲已仙逝三十多年,偶尔会梦里和母亲相见。她还是围着锅台,一头雾水忙碌着烧水做饭。而母亲的味道,由于阴阳阻隔,明白余生再也吃不到母亲的手擀面,只能凭着记忆慢慢回味,常常梦里醒来不觉泪流满面。
相信每个人记忆里都会有难忘的味道,而我的味道,永远是母亲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手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