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张爱玲
我们都曾听过这句“出名要趁早”。百度上有一个问题:张爱玲为什么说出名要趁早?网友“郭猛199”回答说:
“张爱玲说这句话时,其实不单单是字面上的意思,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有关系的。张爱玲是一个更专注于写作的作家,更希望通过出书赚钱来满足她有情调有品味的生活。当时时代瞬息万变,她也是希望能在稳定的时期内赶快成功,否则个人的名声很容易被时代的大浪所淹没。”
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在新媒体行业高速发展的8 1 0 2年,越来越多的人被“00后少女做公众号写文章月入十万”这些噱头所吸引,大学生希望以此实现财务自由,上班族也希望增加自己的收入。就这样我们许许多多人都很容易的迈进了写作的门槛。
为什么会是容易的呢?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中曾写过:
“想作为钢琴家或芭蕾舞者潇洒登台,就得从小培养,早早开始漫长而艰苦的训练。想成为画家也同样如此,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最起码也得买齐全套画具,而想当登山家,则必须拥有超越常人的体力、技术和勇气……”
简单来说,只要识字,谁都可以写文章。前些日子新闻中报道的“农村妇女写文章”,也足以见得写文章门槛之低。
在新媒体的浪潮中,谁都想分到一杯羹,但是“僧多粥少”。能在其中有所成就的必定都是非常优秀的。
我自己也是无意间接触了新媒体,曾在简书上发表过两个影评,也知道自己写的不好,也只是获得一两个赞。一直告诉自己要多读书,只有这样才可以把输入转化为输出……
「“牛羊才成群结队,猛兽都是独行”在大学感到孤独是一种常态,所以我想写一篇关于孤独的文章。但当我攒够了足够的事例,当我读完《孤独六讲》,当我想下笔时,我发现网上有太多太多类似的文章,而且相比于我这个小白所写出来,那些文章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在读一些文学名著时,会在书中看到作者和自己在某一时刻有一样的情绪,不过作者已经先你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已经把这种情感记录在你手中的书里了。你只有在心里默默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份了。
“人类有着差不多的喜怒哀乐”
这也是为什么写作要趁早。当越来越多的热点话题、引发情感共鸣的东西被写下来,我们写作之路就越来越艰难。你重复写了之后只有洗稿或抄袭的嫌疑……
因为知道自己在写作路上是小白,所以一直不敢下笔,只能慢慢学习。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写作者——她运营近十万粉丝的公众号,也是网络电台主播,文章多次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公众号转载,出版了随笔集《我们的年轻,柔软而硬气》,大四时她进入了看理想实习……
真的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过着你想过的生活,成为了你想成为的人!
96年的维安小姐姐用自己文笔很好地诠释了“出名要趁早”。
让自己喜欢的事情成为工作是多么令人羡慕的。
可是就像《每个女孩都是生活家》书里说的那样:
“没有人告诉我们,有什么方法能让喜欢的事情成为工作,只要我们坚持认为,人生一定要做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没人教我们,我们就自己摸索,不怕跌倒。不怕走弯路。慢慢地,把喜欢的那一份事情,变成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所以啊,那些喜欢写作的朋友,别既想从写作中获得利益,又不想付出努力……
如果你有想写的欲望,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那么你应该读余华在《活着》自序中所写的一段话:
“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到来。”
“出名要趁早”“写作要趁早”“读书更要趁早”。就是现在立刻把你想写的记录下来吧。
希望我们
早日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
过我们所期望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