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一词,最早应出现在《孟子》一书(《滕文公下》:仲子,齐之世家也。)
后来被太史公司马迁引用,开创了一种文学体裁,作为专门记录诸侯兴衰的文体而闻名于世。后来被再次引用于形容每一代都能当官封爵的家族(世家,谓世世有禄秩家也。)
在中国的历史上,世家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西汉初年的军功集团、到笼罩在整个东西两汉上空的外戚、到东汉末年发展成熟的公侯大族,无不是称霸一方的世家。
皇权稳固时还好说,当皇权不稳时,要么就出现像王莽一样的出身世家的伪君子篡位,要么就像袁绍袁术一样出身世家的子弟称霸一方。
汝南袁氏、弘农杨氏、扶风马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一个个震铄古今的家族,在朝堂上扮演着“四世三公”“累世公侯”和“去天尺五”的神话。
到魏朝确立的九品中正制,更是被一等一的世家河内司马氏取而代之为晋朝,彻底堵死了寒门的向上通道,政权从此只在世家中流转,进而开启了近400年的南北乱世。
在南北朝,更是演化出北朝的四姓高门和南朝的王谢家族这类的顶级豪门。皇帝从使用、到依靠、到不得不,豪门在朝堂的地位逐渐升高,直至垄断。以至于穷苦出身的南朝第一位皇帝刘裕,在开国后的一次宴席中,看着举止优雅的王家人,说朕贵为皇帝,但还是羡慕琅琊王氏的高雅和潇洒。后来的南朝齐梁陈,任你上层政权交替的血雨腥风,也完全影响不了王谢们的权贵地位。
后来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便是弘农杨氏的后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北周大将,随国公。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出自陇西李氏,其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其父李昞正是杨坚的连襟(隋炀帝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据说陇西李氏还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唐高宗时为了杜绝世家独大,直接下令,“七姓十家”被禁止通婚。
加之科举在唐代成为制度并被大力推行,寒门士子有了明确的、公开的、公平的上升渠道,世家的威力才稍稍减弱。
没错,只是稍稍减弱。世家大族仍是世人眼中的“高门”,也还是高门。有唐一代,仅京兆韦氏一门,就出了17位宰相,清河崔氏出了12位宰相。京兆杜氏差了一点,在唐代,只出了9位宰相。
宋代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军功集团全部被除权,而科举空前繁荣,真正的寒门子弟被大量提拔。但是,即便像写下《寒窑赋》的状元宰相吕蒙正,出身是贫寒,但也是标准的官三代;令人肃然起敬的范仲淹,其祖范履冰在唐代时曾为宰相,再往上往下仍为世代官宦。
在明清以前,世家的特点是,即使偶尔一两代衰落,马上能通过推荐、余荫甚至科举马上崛起。耳熟能详的北宋“贤臣”,起码都是官二代出身。王安石父亲就是进士出身,官至江宁(南京)通判(二把手,市长+市纪委书记)。司马光父亲更别说了,其父司马池进士出身、实权派人物,在中央是三司副使,在地方是多个名州的一把手,并且知道成名要趁早,给司马光从小就造势,让其有神童美誉,为以后铺路。
经过元朝100多年的统治,汉族人生活在“鄙视链”的最底层,似乎自此,“大姓高门”和“公侯世家”成为了稀缺品,世家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通过科举而产生人才这条通道仍在向他们招手,毕竟世家有家学,有传承,有秘诀。
明朝,明太祖通过明初四大案的清洗,军功集团势力大减,人才开始基本都从科举中产生。父子相传的世家慢慢转变为师徒制,某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即为该场考试考中人的“老师”,然后一个老师就会有很多学生,然后学生当了主考官后又有许多学生,生生不息。
饶是这样,世家的力量仍是强大。后世人人称颂的王阳明,其父王华是状元及第;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状元杨慎,其父便是嘉靖皇帝刚继位时主持大礼议的大学士(宰相)杨廷和,其家族更是以“一门七进士”而闻名天下。
清朝刚入关时,治天下还是以满人为主。待天下大定,还是通过科举网罗人才,为己所用。诸城刘氏,自刘必显从顺治九年中进士开始,代代出进士,其孙即为一代名臣、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刘统勋之子即为刘墉,就是大家熟知的宰相刘罗锅了,其侄刘镮之也是进士,后官至吏部尚书(中组部部长)。一门五代皆是进士,父子双宰相,乾隆皇帝几下江南,但凡路过山东,都会住到刘家祖宅,荣耀一时无两。桐城张氏,更是从张英康熙六年中进士开始,张英、张廷玉(就是《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和张若霭祖孙三代皆为大学士,尤其是张英和张廷玉,极受皇帝信任和重用,达到了“合家顶戴,满门朱紫”的世家盛况,是有清一代第一波汉族大学士家族的巅峰。
晚清的世家之风更甚,曾国藩家族、李鸿章家族、张之洞家族、翁同龢家族。。。这些历史书上的家族,其家族成员及门生故吏,可以说影响了晚清乃至民国的国家走向。
(终极秘密究竟是什么,敬请期待本系列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