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过去好几天了,孩子过得开心不开心不知道,反正咱们大人真是玩嗨了。有人装傻充愣在朋友圈发一些感怀伤时词不达意的话;有人晒公司发的8090专用回忆零食大礼包的福利……接下来,就时不时地去刷刷朋友圈,看有没有被点赞或者点评。真是只要智商低,天天过六一。
看到“发现”飘红就激动,点开只是一个赞也会有存在感,如果是一个有质量的评论(最好就是夸你年轻漂亮帅气有品的那种),那就会高兴得乐半天,觉得心满意足、人生圆满了。
实际上,有一部分人看完别人的点赞与点评,反而头脑混乱、手心出汗,感觉好丢脸。甚至出现孕妇效应,在朋友圈看其他任何文章,都有代入感,感觉指的都是自己。哎,看人家纽约时尚男装CEO给自己的婚礼设计了一枚徽章和一个新的姓氏,心里的落差感瞬间加强到十级,拼尽全力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却不及别人的十分之一。
明明在朋友圈展示的是自己最好的一面,为何会出现这种怪现象?没错,这就是强对比强心理暗示后的朋友圈焦虑感。
以身体语言来说,小资产阶级“对于社会世界的体验首先是羞怯”,他们感到受到一种外在目光的监督,从而对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语言感到不安和窘迫,急于展示自己却又用力过度。
如今,这种外在目光的监督又投向到了朋友圈,当然就会患得患失物喜己悲啦。这种心态在日渐兴起的中产阶级身上表现尤甚。
普罗大众忙于生存,对这种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以为意。最苦的是中间夹层,他们惟上层的马首是瞻,却又不能洞悉其中的秘密,在势利的“占位游戏”中捉襟见肘,筋疲力尽。
最近,中产阶级很焦虑。最近不是有句毒鸡汤很流行——号称2017年最毒——“谁说阶层固化了?向下的通道可是永远打开着的。 ”
有些中产阶级削尖脑袋,刚赶上社会高速发展的红利期,还没来得及培养贵族趣味,就这样被残忍地推下了车。这样被残忍地夺去了少得可怜的蛋糕,不焦虑才怪!
布尔迪厄说: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和纯粹的,都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旅游是个好趣味,不对,旅行。曾经有个中产朋友纠正我,说旅游多俗,得说旅行,这样才高大上。是啊,旅行,多么代表中产姿态的一个词。然而,当旅行遇见了了朋友圈不知道让多少中产方寸大乱。
看看吧,朋友圈好一点的出国游,稍好一点的国内游,差一点的家附近游,最差的莫过于家里蹲一天。看完朋友圈,感觉整个假期白过了。满屏的攀比、作秀、炫耀……让人窒息,让人焦虑。
反观上层社会的孩子们反而更从容、淡定、置身事外。通过耳濡目染、见多识广而养成一种难以言传的自信而自如的气质,因为身在高处而漠不关心来自下面的眼光,举手投足皆符合规范而又没有用力过度之感,简言之,“懂得如何让人伺候”。
于是,中产阶级更焦虑了:那我也从容淡定,不再那么赤裸裸晒就好了吗?
然后,人们瞬间从精明算计变作装傻充愣,有人贴孩子照片说惟愿世界和平、善良快乐永相随,还有人贴出来私立幼儿园录取通知书……
大家都想在这个万众瞩目的节日当中博得一席之地,证明这个节日我们也过了,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有存在感似的。但是,存在感不是一两张修饰过的照片就能获取的。
中产阶级亟待填充的是心里的匮乏感,只有内心充盈,构建强大的自我认知体系,找到专属自己的使命感,才能战胜焦虑感和羞耻感。
不想心有戚戚焉?你还可以这么做:或者把自己想得无限大,大到这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或者把自己想得无限小,小到你就是一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