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又延伸道:世间有两种人,一种明明肚子里没料,却要装得很博学很深刻,喜欢炫耀自己,爱用大话迷惑别人,还忌恨别人的长处,说到底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无能;即使他装出高高在上的样子,招来的也只会是别人的厌恶和鄙弃。
还有一种人,总是觉得自己无德无才无能,所以勤奋学习、喜欢请教别人,并坚定地实行自己所学到的;也能够常常称赞别人的长处,并因自己的过失而自责;他们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也明白自己的短处,所以努力学习、修正和弥补。这种人,则即使表现得再谦下,也会得到别人的赞扬和崇尚。
他又指出人应当经常反省两个问题:平常自己有没有不知耻、不诚信、不道义的言语行为?有没有对父母不孝顺,对他人不友爱,而与奸猾、狡诈、苟且和刻薄沾了边?这两点,一个关系为人,一个关系处世。王阳明说,有这些不良行为的人,要么是不自知,要么是没有朋友和老师的规劝约束;说白了,就是不知好歹,和没有教养。
对于与朋友相处,王阳明只强调了一点——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做到尽力地劝告和开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到自己对朋友忠诚爱护的心意。
怎样才是好的说话方式?王阳明说,就是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要做到态度尽可能地婉转曲折,因为只有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于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改正,对自己则就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