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是李老师,如果你那天回老家,到我这来一趟吧。”听筒里传来75岁高龄的李老师洪亮爽朗的笑声。
“今天打电话呢是有三件事情:第一,我找了个老伴,现在一日三餐和起居有人照顾了,以后你不用老挂记着;另一件,你写的几篇文章我看了,有个别地方,咱们可以商榷一下;最后一件,你顺便帮我看看手机,不知怎么回事,存的东西全弄丢了,换了个新手机,还上不了微信,如果时间充裕,再教我怎么使用电脑吧。”
“太好了,太好了,真是个好消息!
“我打心里替您高兴!”
“那我下周回去,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看二老吧”!
老师赶忙阻止,严肃的声音传了过来:“千万别这样,人老了不喜欢热闹,我给别人都没提起过此事。前几天和介绍人及你师母的姊妹们一起吃了顿饭,给双方子女也只是说了声,让亲近的人知道有这回事就行了。”
顿了顿又补充:“你忙你的,不急着回来,那天有空,提前打电话,好让你师母给咱们准备饭菜,嘿嘿嘿 。”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9月16日,刚从县升为区的鄠邑城,淅淅沥沥下着秋雨。
一大早,老师焦急地打电话来:“今天下雨了,过来不方便就改天吧”
我说:“我已经出发了,一会就到了”。
听筒里又传来了再三叮咛的声音:“千万千万别买东西哦,要不然我不让你进门的。”
我一手打着伞,一手拎着水果糕点,在斜风细雨中,顾不得欣赏古老的钟楼和周围街景,终于走进那个熟悉的老式家属院。
楼下一陇一陇绿油油的菜畦和一楼住户窗外搭建的丝瓜架连成一片,绿叶中点缀着星星点点黄色丝瓜花,经过雨水的洗涤,精神倍增。楼上阳台里五颜六色的花儿,从防盗网内探出头来,靓丽清新。
老师在楼下等着,他的腿伤没好利落。我们缓缓地爬到四楼,温和慈祥的师母已经开门迎接了,她一边招呼着,一边接过雨伞和我们手上的东西。
我和老师换上拖鞋,到书房落座。师母忙着泡茶,帮我们倒上两杯茶水,就去厨房包饺子了。
我赶忙去厨房想搭把手,师母笑着把我推到厨房外:“你去陪你老师说说话就行了,这才几个人,更多人的饭我都做过呢”。
老师也笑眯眯地说:“坐下坐下,你师母干活很麻利,做的饭也很好吃,里里外外一把手呢,咱们聊咱们的吧”。
碧绿的毛尖一根一根竖着,漂浮在玻璃茶壶里,杯里冒着缕缕的热气,淡淡的清香直沁心脾。
老师取来了手机让我检查是那儿出了毛病,听了他的描述,我知道是大量的照片、聊天记录、收藏文件、没用的软件占用了手机内存,长期不清理以致死机。于是,给他教了怎么清理垃圾、上传和删除照片、如何发定位、地图导航、设置消息免打扰、修改好友备注和分类、用QQ 微博和电脑同步……
老师听完恍然大悟,拍了一下大腿:“真是一窍不得,多损失几百啊,O(∩_∩)O哈哈哈~”
说话期间,门铃响了,师母开了门,老师的儿子城城拎着出差带回来的特产,过来看看两位老人,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陪父亲和师母聊了会家常、问了二老的冷暖、身体状况后,就开始检查电路、换灯管、修水管,帮老师分析三大运营网络的利弊,继续开通那个比较适合……
城城刚忙完,师母就把热气腾腾的韭菜大肉饺子端上了桌。
这时,朋友催城城聚会的电话也正好打来,他对二老说抱歉,准备去赴约。师母温和地望着城城,柔声道:“你多少吃点再去吧。”
城城礼貌的点点头:“也行。” 他立即回电话给朋友:“你们先吃着,我在我爸这儿,迟一会到。”
挂了电话,他叫师母 :"姨,一起来吃吧"!
"你们趁热先吃,我再去煮去"。
辣油蒜汁和的醋水,混着饺子淡淡的清香,让我们的舌尖过足了瘾。
城城吃完一盘饺子,再次道别,边穿外套,边笑着夸师母:“姨,您包的饺子太好吃了,味道淡淡的,一点也不腻”。师母慈祥的笑容挂在脸上,她回过身,从冰箱里取出一袋事先包好的大肉包子,递给他:“昨天专门给孩子包的,带上吧,下次把媳妇孩子一起带回来,再给你们包饺子,多吃些”。
“一定一定……”
“常回来啊……”
窗外,雨还在唰唰的下着,有丝丝凉气,室内气氛和谐,场面温馨,暖意浓浓。
送走城城,师母锅里重新煮上饺子。一会儿功夫,她给老师盘里换上热的饺子,并端来两碗热汤,自己才坐下来慢慢地吃饭。老师看到师母吃从自己盘里刚换过去的凉饺子,关切的说:“有热的,别吃凉的,身体要紧!”
“不凉,经常这样,没事的。”
“你自己非要坚持,别说我虐待你啊,哈哈哈”
“你这么好的人,咋能说虐待呢,放心吧,没事的”师母不好意思了。
“年龄不饶人,你也72了,还当自己是青年呢”老师似嗔非嗔笑眯眯的回敬。
收拾完厨房,师母和我挨着坐在书房单人床边,拉起我的手,亲热的交谈,老师往杯子续完水,坐在对面的椅子上,不时的劝我吃糖果花生。
师母讲到她是如何认识老师并终于走到一起时,像初恋的小姑娘一样害羞:
“我和你老师走到一起也不容易,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城里工作,家里条件也很好,什么都不缺,我这么大年龄了,也没打算找老伴,前几年别人介绍过几个,我见都没去见。”
师母看了看坐在对面笑眯眯的老师继续道:“ 去年底,同村的赵老师介绍你的老师,我当时就拒绝了,不想往前走这一步,赵老师很有耐性,每次在村文化活动中心见到我,就说你的老师人很好很温和,有一次把一张有你老师的三人合影拿来,指给我看,我看了一眼,就觉得这个人面善,很有好感,从心里就愿意了”
老师哈哈哈的笑着,递给我几个刚剥好的新鲜核桃仁:“ 你师母开朗,活泼、善良、能干,比我强多了,72岁了,还会开电动三轮车当代步工具;而且还是文艺爱好者,打腰鼓、扭秧歌、唱秦腔戏……”
师母深情地看了一眼老师,侧过头来:“见面之前,我们先通了几次电话,我说我腿有毛病,经常膝盖疼,心想,他如果嫌弃那就算了,没想到你老师这么回答‘人到一定的年龄,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毛病,关键在于平时注意保养,这不算啥问题。’ 听了这句话,我觉得很暖心、很真诚,后来见了一面,就决定要和他在一起了”。
师母不忘让我喝茶,继续以崇拜的语气说“你老师性格柔和,人很善良,有文化、有涵养、、懂养生、会生活、会体贴人……”
“ 这真是几世修来的缘分,好事天成!”我由衷的祝福。
“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女儿听到我的决定后,伤心的哭了很久。她是想不通他们兄妹那里做的不好,让当娘的不满意, 70多岁了还要再嫁人,怕别人说自己不孝,坚决不同意。我当时也想,既然女儿不同意那就算了。
拖了半年多,赵老师一直做儿女们的工作,今天才走到一起了。”师母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的补充道。
看着恩爱有加,无比幸福的一对古稀老人,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美丽温馨的画面:在公园、在乡间,晨曦中牵着手、黄昏下相搀扶散步的一对对老人,甚至是一位花白头发的他,推着轮椅里另一个花白头发的她,背影越走越远,越来越小……
不羡神,不羡仙,只羡人间好伴侣。
老师让师母去午休了,他拿来几页纸和笔,坐在师母刚坐的位置。纸上是对我之前写的几篇文字的点评及他认为不妥帖需要商榷的字、词、句。讨论之前,老师再三强调今天是商榷,他的建议不一定完全正确。
师生两人一问一答,有的经过商讨,的确需要修改或删减,有的可以保留原句。其中一篇被平台推首的文章,老师只给了一句点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下午3点左右,我告辞,老师让我先等一会。他起身从书柜里找出几本装订好的复印资料,然后又翻箱倒柜找封皮。师母睡完午觉已经起来,帮着老师贴封皮。
雨渐渐停了,对面开放式的阳台上,开满了红红的月季、紫色的蔷薇和橙色黄色的雏菊,长长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
封面贴好后,老师递给我并叮咛:“这两本《名人轶事和奇闻趣事》对写作有帮助;这本《养生保健文摘》精选一,看看也有好处”。 我知道这些整理出来的资料,是老师许多年来的心血,也是他的一片心意,拒绝就略显矫情。
自从知道我血糖和血压有些高,老师经常用微信发些如何保健的文章,或电话问候。之前,曾给过我3册关于预防和治疗血压和血糖专题的资料。这些资料大都是从健康文摘上剪辑下来,重新归类、排版、分贴、不断补充完善、再复印成册。
自从前师母30年前有这类病,老师就一直收集、归整、使用这些资料。退休后,他把所有看过的报刊杂志一一进行剪辑,到现在已经分类剪辑好几本了。他说自己白白浪费了几年时间,现在好了,有师母做家务,就可以留出更多时间整理一些有用的东西给需要的人。
出门时,老师非要送我。在湿滑的路面,我搀着他的胳膊走了很长一段路,临分别,他再次叮咛:“你也年龄不轻了,多注意身体;还有,你记住,大师的作品都是把朴实无华的语言,反复地进行锤炼、推敲,留下的才是精华。比如关于"推敲"二字的典故,贾岛为了一个字,夜静时亲自实践‘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哪个更妥贴。过于华丽的辞藻只会昙花一现”。
雨后天晴,西边的天空挂满了彩虹,云蒸霞蔚,美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