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indle上看到这本小说的介绍是:2014年美国亚马逊最佳图书第一名,于是忍不住下载来看看。我看美国的小说并不是很多,看完后整体感觉和《岛上书店》似的,不是以恢弘的气势压倒你,而是用温柔的细节打动你。
故事梗概
主要人物:爸爸詹姆斯,妈妈玛丽琳,哥哥内斯,主人公莉迪娅,小妹汉娜
爸爸詹姆斯是小镇上唯一一个中国人,哈佛高材生,之后在高校任教,从小到大刻苦学习很少与别人交流,在任教之后遇到了自己班的学生玛丽琳,玛丽琳不顾母亲反对与其结婚,在准备考医学院的时候怀孕,从而与当医生的梦想失之交臂。于是父母两人分别把自己的理想都寄托在女儿莉迪娅身上:妈妈希望她拒绝一切活动,努力学习当医生;爸爸希望她多交朋友,丰富自己。而莉迪娅自己在压抑的家庭中始终没有找到自我,最后跳湖自杀。
1 美国人眼中的我们
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斯泰茜曾问她"中国人庆祝感恩节吗""中国人有肚脐眼吗"...
来自混血家庭背景的孩子,通常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詹姆斯觉得,好像有一块大石头砸进了他的肚子。自从他们结婚以来,白色就单纯是纸的颜色,雪的颜色和糖的颜色。中国-如果非要提到这个词的话-只能跟象棋,某种消防训练和中餐外卖有关
看完这本书,我的第一反映很震惊,曾听说过一些中国人在西方受歧视的事情,但从没有了解过一个在西方成长的中国人的内心。父亲詹姆斯是纯种中国人,在上学的时候就没有交什么朋友,任教后也不受同学欢迎,所以当一个纯种白人玛丽琳对他投怀送抱的时候,我想他之所以会跟她结婚,有一部分私心是想借她融入到白人的圈子里,这是詹姆斯的梦想。可是,玛丽琳是个比较孤僻不爱交朋友的人,所以他的梦想没有实现。继而转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莉迪娅从上学开始就没有朋友,她在大家的眼中是个异类,很偶尔的被邀请到某些聚会,也会被母亲以学习为理由拒绝。但她知道她父亲对她的期待,所以她总是假装在跟朋友打电话,并且让他父亲看到这一幕,让他欣慰。
书中没有具体写为什么中国人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但我想大家多少都可以理解。我想到上初中时,是个外国语学校,学校里有很多外教,有白种人也有黑人,当时我脑子里的感觉就是白人说英语跟标准,他们更时尚,而黑人说的英语都是方言,而且不卫生。于是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在校园里遇到白人外教就会热情的打招呼,而遇到黑人外教就赶紧躲开,自己甚至因为收到了白人外教的一份邮件儿沾沾自喜好久。这种想法一直到现在都在我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所以即使中国现在发展的再强大,国人素质再提高,改变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还是尚需时日的。
2 父母教育理念的分歧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做别人都在做的事。你一直都这么告诉莉迪娅,交朋友,适应环境。当时我希望她跟别人不一样。"玛丽琳对詹姆斯说,她的眼角精光闪烁,"我希望她出类拔萃"
妈妈的理念是"努力学习,不交友",而爸爸的理念是"顺从大众,与大家融为一体"。其实是母亲的做法更为过激了一点,她曾经为了重新考取医学院而离家出走三个月,但最后因发现自己怀孕而放弃了,所以她把自己的全部压力和梦想都放在了莉迪娅身上,逼她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物理,去上高年级的课,不能参加任何活动,甚至不管家里的其他两个孩子。如果父母两人的意见一致,也许莉迪娅会不情愿的学习下去,但不至于自杀。她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一方面努力学习满足母亲,另一方面又假装自己有很多朋友去满足父亲,她不希望母亲再次离家出走,也不希望让父亲失望,于是她每天都活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找不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如果是已经为人父母的人看这本书,应该会感受更深吧。有时候看到我爸妈教妹妹一道数学题,他们会因为各自用了不一样的方法而争吵,妹妹困惑而又痛苦的眼神我始终记得。在她的脑子里,她也许觉得,是她问的这道题让父母起了争执,是她犯了错误。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么两人协商一致,要么一人全权负责,否则孩子夹在中间会进退两难。
3 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作者写这本书最主要想表达的东西。她想让莉迪娅拜托父母的期待,找到自己。其实她父母的做法虽然有些过激,但都没有错,莉迪娅要摆脱父母期待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父母知道她的想法,整本书中她一直对母亲让她学习的所有东西都全盘接受,并没有表现出反感,所以母亲才会步步紧逼。
想到高中一闺蜜,她说父母对她管教太严格,可她又不知如何反抗。于是我跟他说你何不写封信给他们,说明你的想法呢。后来她照做了,父母后来对她的态度缓和了很多,他们的改变也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声说出自己的内心。
空闲时间读一读这种细腻的小说,总是会让我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