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最近是不是又胖了?明明那么努力的走完一万步还不吃饭却又一次反弹了?
有过效果啊!?明明瘦过好几斤。那怎么还是显得这么浮肿呢?好吧,我们今天好好捋一捋,减肥这件大事情。
减肥应该是什么呢?
瘦!
当然是瘦了!
是不是以为减肥就是减体重,当每次咬着牙好不容易坚持跑步、运动健身完后,甚至饿了一顿少了一丢丢体重,都要迫不及待的马上称个体重,拍个照(剪刀手)发个朋友圈,然后告(xuan)诉(yao)自己:今天我又减了两斤。。。等待各路点赞的有没有?
为什么天天吃苦还是不见瘦呢?或许不是没效果,而是对减肥的理解有出入。
再回头想想,是不是锻炼一段肉有收紧的感觉呢?
那么问题来了
瘦不瘦到底应该是称重量还是量体积呢?
好吧,还是直接科学道理吧!
是问: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
重点来了!
SO…
减肥不是单纯的减体重,而是要减去多余的脂肪
很多人的目标当然都是减肥喽,当我们跑步或做其他运动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胳膊腿变得结实,体重却好像没有明显的变化,可能会以为没效果中途放弃。其实一般在坚持锻炼没什么大错的情况下,体重没有明显变化,胳膊腿感觉结实了其实就是有效果了呢。因为减肥不是减重,而是要减体脂!而同样的节食减肥也会带来见效快的错觉。因为同样重量的脂肪比肌肉的体积大的多。一般少于20分钟的运动身体优先选择消耗的是肌肉里的糖,而当身体长期节食后摄入热量时却会优先储备为脂肪。所以我们每次努力的反复的结果是减下去了水和肌肉的重量,而快速弹回来的却是脂肪。
药不能停!可以局部减肥也是误区哦!
事实证明,人体不能练哪里就瘦哪里,脂肪要减少,就会整体全部位一起减少。而塑型是锻炼局部肌肉的结果,也就是说肌肉才有线条,而脂肪终归是一坨一坨的。
那么正确的减肥方法应该是?
科学道理
减肥的原理就是形成热量差才会瘦,即身体食物摄入热量(吃吃吃) < 身体总消耗热量(基础代谢+额外运动消耗)。
那么节食岂不是相当于减少了摄入热量?看似是这样的,不过人的身体是聪(wan)明(pi)的身体,当摄入热量减少时会启动自我保护模式而降低基础代谢,所以处理热量的能力会相应降低。此时若恢复原来的饮食摄入量,则身体不能处理多余的热量而转换为脂肪储存,从而适得其反,就是传说中的反弹啦!
只有有效的形成热量差,食物摄入能量 < 身体总消耗能量,在营养均衡保证基础代谢的情况下,我们增大运动代谢量,就能减肥喽。专家建议:每周半公斤的速度,减下来的才不易反弹哦。
合理的减肥计划建议:
1.保持一定强度的运动量
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坚持每周2-5次。如跑步、快走、爬楼梯等,有条件可以进行高强度抗肌肉阻力训练,是现在见效快、效果强的方式。根据相关研究,有氧运动前15分钟,由肌糖元供能,脂肪在运动后15-20分钟后才开始启动,所以一般有氧运动要保持30分钟以上哦。运动计划可以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循序渐进。当然最好请专业教练制定科学系统的锻炼计划,有氧与无氧运动相结合,坚持执行效果才最好哦。
2.均衡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减肥,简单说就是一个管住嘴,迈开腿的过程。假如不控制摄入热量(吃吃吃),减脂也是无济于事。所以说,饮食一定要注意少脂肪类、糖类的食物,特别是冰激凌、糖果、巧克力等等,这些都是高热量的食物,很容易以脂肪形式储存在体内。但也要保证均衡营养,不偏食以保证身体正常营养与代谢热量。遵循少食多餐,早餐吃好(不可不吃),多蛋白,多练多吃,少练少吃…等原则。
3.保证充分的睡眠
有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熬夜睡眠不足等原因也是现代肥胖的原因之一哦,保持充分的睡眠也是减肥的必要条件哦。少熬夜,保持充分睡眠才更利于减肥成功哦。
4.保持好心态
减肥是长久坚持的结果,短期内效果不大的时候,难免情绪波动,需要及时自我调节,保持好心态。当别人见面一句“你又瘦了哦!”一定是心里美美哒!
说21天可以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其实减肥并没有那么困难,我们只需培养一些有利于减肥的好习惯就好了,比如少吃高热量食物的习惯,爱运动的习惯,早休息的习惯等等,那么做到“良好的心态 + 一些良好的习惯”距离减肥成功还会远吗?
现在不减肥,月月徒伤悲
那么就快快开始吧!
改变立刻马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