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羽凡吸毒被抓,作为同行二十年的的搭档和好友连发十个“为什么”,却遭到了一大批的网友质疑。他们认为胡海泉在陈羽凡已经入狱根本看不到微博的情况下发这一连串的诘问没有任何意义;认为这么做就是急于撇清关系,划清界限,喷胡海泉是伪君子,假朋友。
他们认为这个时候胡海泉不应该质问,应该发表“我们一起共同面对”之类的言论。
老实说,我真的无法理解这部分网友的脑回路。难道发“我们一起面对”这句话,在狱中的陈羽凡就能看到了?难道非要说出支持的话才算是真诚,那痛心疾首的呼喊就不真诚了?
我看到胡海泉这一大段话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胡海泉对于好朋友犯错感到非常痛心疾首。痛心陈羽凡在最痛苦的时候没有让亲人和朋友一起分担,而选择了走上一条不归路。
这个情景多么似曾相识啊,当有十几岁的孩子想不通从高楼跳下的时候,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你为什么这么傻?有没有想过让我们做父母的怎么活?”当妻子得知丈夫因为一时冲动而犯法坐牢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有没有想过今后我和孩子怎么办?”当某个贪官被捕入狱的时候,作为这个人曾经的好友,也会诘问一句“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些面对亲人好友行差踏错时发出的痛心感慨,我们在生活中,在影视作品里看到都尚可接受,那为什么放到胡海泉这里就要被质疑呢?
这些喷胡海泉的人难道当你们知道自己好友对自己有所隐瞒,最后铸下大错的时候,难道你们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我们一起面对,我们共同分担”而不是先问一句“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有些人常常喜欢将人往恶的方向去想,相信人性本恶,觉得别人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就是有所企图,有坏目的。这样的揣测,真的令人挺不舒服的。
所以这些人觉得胡海泉的回应让他们不舒服,而我也觉得他们的过度解读恶意揣测让我不舒服了。
一个在企业做人事的朋友有一次评价我,她说像我这种心底存着小善良的人,是没办法做到一眼识人的。
我不否认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弱点,也许我真的看谁都觉得善良,不愿意用恶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所以我有很大的概率会看错人,从而被表面善良内心实恶的人伤害。
但要我从别人的一言一行里去揣测这个人的意图,这个人的动机,我可能真的很难做到。学不会,做不来,看不透。
生活中我很少把人往坏处去想,所以有时候被占便宜了我可能还不自知,被使唤了可能也觉得没什么。只要不触碰我原则和底线,就觉得没什么好计较的。我一个很聪明的朋友认真地对我说过:“羡慕你这种傻傻的,有些事情看不透,幸福指数会很高。”
所以吧,聪明人也有聪明人的烦恼,太爱去揣测别人,也容易陷入多疑与纠结,或某种极端情绪。看开点,理解一下人性,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世界好人总比坏人多,少点恶意揣测,会更容易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