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讲述的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丢掉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悲惨历史。都德文字非常感人,让读者自然的认为这两个地方是被德国人抢走的法国领土,其实不然。德意志联邦和法国对这两个地方所属一直有争议,要追溯到统治整个西欧的法兰克往国。
840年法兰克国王虏诚者路易去世,根据日耳曼人的传统,他三个儿子把王国土地一分为三。大儿子罗退尔一世得到中间一款领地后世成“中法兰克王国”;路易和查理分别得到东西法兰克王国。查理的西法兰克就是法国前身。阿尔萨斯和洛林位置再中法兰克王国土地上。准确的说,法国和德国对这两个地方都不拥有合法所属权。后来中法兰克王国衰败解体,德法才声称对那里有主权。因为当时这两个地方的领主对德意志帝国和法国认同感都很差,所有想霸占这两个地方就要动拳头。
三十年战争该区域后被划给法国,普法战争后又回到德国;一战后法国是战胜国,夺回大部分领地;二战初德国打败法国再次夺回这个地区;二战结束法国有一次拿回大片领地,并且强制实行法语教育。
现在德法人民和解,当地人对自身民族认同要高于对法国的认同,人们开始教授学习阿尔萨斯语言(德语一种方言),并且当地法律也和法国有很大不同。
吴军《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