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察个人内在关系模式的角度出发,迎面走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关系模式。
没有一个人的关系模式是独立存在的,就像没有一个人从一生下来无人养育就能成活一样。
观察到了这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往往就知道他(她)所能接受的相处之道。基于阅历和社会素材,也往往能够根据这个人身上的元素做出初步的判断和“画像”。
比如,我的关系模式是通过百分之百信任对方来服务对方并被对方照顾。我的人格画像是不成熟、肤浅、没有自我、多重人格、没有形成稳定的系统化的社会人格。三十岁之前,这种人格模式还可以勉强维持,而立之年的到来和各种考验之后,这种模式奔溃。重建自我的过程,就是从无主之奴到成为主的忠实奴仆而非人(包括自己的所有人)的奴仆。也是形成具备现实社会关系的社会人格的过程。
没有自我的时候,任何人的需求成为我的需求。我是鱼,是鸟,是野兽,是天使,唯独不是一个现实社会功能强大的社会人。我厌恶人类,我藏身于人群。我,没有界限,或界限模糊,容易无明地伤害他人,在无明中被他人伤害。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对“人”的绝望和厌恶始于二十年前的精神应激性创伤引起的后天性自闭症,大大影响到了十一二岁之后的认知发育和社会人格的发育,基本上处于一个漫长的停滞期。比如,逻辑的形成,对重要性的判断,统筹安排的能力和独立健全人格的成长。
独立健全人格的首要一点是确信感,对人对事对存在和意义的确认。
感谢神在二十年后给我的生命这样的机会重新开始。
在特殊教育培训机构,我看到了曾经的小孩——那个假装已经长大的自己。在这些孩子身上,他们也有生命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命和我们每一个所谓正常人的生命一样有意义。我看到了琐碎无序中的希望和美好。
通过与他们的相处,我也学习与那个一直不被我接受的自我相处。原来不是没有自我,而是太长时间以来我没有力量面对和接受那个充满伤痕一直在不断哭泣的小孩,不知道如何与她相处,我假装成各种各样的人,唯独不是真实的自己。接受了自己,得到控制的力量。掌控自己,得到界限和为自己负责的权力与执行力。接受真实的人性,接受人群,学习如何在世故中保持清醒自我,这是内在关系模式的重建。
人怎样管理自我,就是怎样管理关系的雏形。
一个宠溺自己吃喝用度的人,往往有一个在这方面慷慨大方到毫无章法的养育者。他将这个关系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他对待他人也会同样慷慨大方毫无章法。
养育者对孩子说你再怎么样我就生气了,而不是你再怎么样就会承担什么行为后果。这样内化的关系模式,孩子会成为一个关系中的情绪承担者,习惯于捕捉他人的情绪并为之负责,通过满足他人的情绪来建立关系,成为情绪垃圾桶和讨好型人格,沦为关系中的被管理者。
教小孩子什么行为会导致要承担什么后果,是尊重孩子,而不是将孩子的行为与“内在父母”的情绪挂钩,父母首先能够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然后教给孩子行为的规则。懂得通过承担行为后果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孩子,首先学会了在关系中的尊重,他通过正确和负责任的行为方式,得到自控,和他人的尊重,同时实现了关系管理。
在与自己相处的过程中,情绪垃圾桶人格也容易被情绪所困。比如,被自己一些行为细节的过失而产生的懊恼和自责情绪困住无法完成整个行为流程和目标体系。讨好型人格则在与自己的相处中容易陷入失控的状态,过度满足他人,同样会过度满足自己。在一些方面过度满足,必然会在另一些方面匮乏。缺乏自我界限,过度关注他人需求,受制于自己的表层需求(动物层面的需求:食和色,或一些不重要的细枝末节),使得局部需求失控,表面温和的讨好型人格往往会行事偏激,毫无逻辑和目标感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