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办年货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印象中总是爸爸妈妈各自分工合作办年货。爸爸通常会去远一些的集市买新鲜的肉鱼鸡和牛羊肉,回来切块、撒盐、风干,延长可食用时间。妈妈会去附近的集市买鞭炮、烟花、对联、糖果、点心、各类调味料以及水果蔬菜。由于不列清单只靠脑子记,总是买完之后会突然想起还差些什么,又急吼吼地去买,甚是好笑。爸爸知道我喜欢吃柚子,每年会把各个水果摊都逛遍,然后挑选两只个儿最大、水分最足的柚子,买回家,放桌上,一抬眼看见那金黄的大柚子就心生欢喜,拆开的时候“咔啦咔啦”作响,声音十分美妙。妈妈知道我和弟弟喜欢吃葡萄干,一定会记得买上两包葡萄干,一包约莫一二斤,感觉分量可多了,却也不舍得大把大把吃。姐弟俩会比着吃,不是比谁快,而是比谁慢。每隔一段时间比一次,谁剩下的多谁就赢,谁就可以一脸得意的笑。爷爷知道我们喜欢吃甘蔗,每年都会买上一大捆黑甘蔗。孙子孙女来了,按人头算,一人两根扛回家。每次想吃自己拿菜刀削上一小节,甜极了。
现在成家了,自己办年货,其实也不外乎这些东西,只不过没了小时候的兴奋和激动。一方面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东西即使不是过年也能吃到。而且我们这一代恰好遇上网络时代,线下购物越来越少,平时吃穿用度基本都是网购,所以完全没了线下购物狂买一通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受(我去菜场体验过一次,买买买的确能令人莫名兴奋)。另一方面是自己当了父母,责任感更多,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孩童心态已经一去不复返。不过,只要孩子开心,自己也会很开心,毕竟对于他来说,过年还是要有仪式感的。以后他也会像我这样回忆起小时候,爸爸妈妈过年做过哪些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所以,张罗起来,有钱没钱,好好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