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自知不是个聪明的人,所以我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两年,基本保持每周一本书的阅读,最近半年写了差不多12万字的文章,参加混沌研习社的课程,紧追罗辑思维的视频和得到的音频,报名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周末节假日参加的读书会等各种社群活动更是不计其数。
我以为,智商不够,那就努力来凑。
后来接触了知识管理,我觉得可能不是智商有问题,应该是学习方法问题,所以我开始学习知识管理和学习方法,比如《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学习之道》、《如何提问》、《批判性思考》、《第五项修炼》、《让未来现在就来》,还有最近的《精进》、《好好学习》。
从外面看,我够努力、有方法,知识量越来越大,跟别人吹起牛逼也更有话题,我一直在进步。
可是只有自己知道,我这两年焦虑感不断增加,最近开始压得我喘不过气。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视频节目《这一代人的学习》中提出,知识焦虑是这个时代爱学习、求进步的好青年的通病。
我是知识焦虑吗?好像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求了解世界的所有细节、把握时代的动脉、不遗漏社会任何事件的消息,担忧跟不上信息爆炸的步伐。
有人会说这是一个好事,这意味着你进入了更高的层次,你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好太多了,你开始对这个世界有了敬畏之心,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
这种想法对吗?对!
对我有用吗?一定有!
到底有多少作用呢?不知道!也不可知!
上周看了《人类群星闪耀时》,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只是看完之后,我发现我除了对这个世界的知识多了一些了解外,我更多的是焦虑。我不是说这些知识没用,我只是问自己那么多知识,我能学的完吗?
前2天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关于看《人类简史》时的感想,有个朋友回复:哈哈哈,少看书,多赚钱。朋友自身是个重度阅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之心绝对在我之上,再结合他写的关于花了10万学习之后的经验教训,我明白了他想说什么。
联想到之前一位我很敬重的大哥也对我说过,余兴,我不建议你看那么多书。我很纳闷,你自己天天看那么多书,你叫我不要看书,这是几个意思。
综合这些事,我找到了焦虑的真正原因了。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是立场、想法、感受;第二种是目标、方法、行动。
我读了那么多那么杂的书,带给我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视野,收获更多的是立场、想法、和感受,对目标、方法和行动并没有太多帮助。当然,我不是说读书无用,是读书要更好为目标服务,读书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方式。
我直接说结论吧,
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焦虑的不是知识,焦虑的是赚到的钱达不到想要的生活水平,只是用学习自我安慰而已(最近厦门的房价又疯涨了)。
换句话说,
先考虑物质生活,再考虑精神生活。
哲学的问题交给哲学家,数学的问题交给数学家,生活的问题自己解决。
高晓松说: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此刻,我想说:诗和远方你们带走,我先追求我的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