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半年没工作了,突然发现没有职称这么难找工作,今年报名来不及了,临时报佛脚先补下课,以备来年。
第一章 会计概述
第一节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会计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职能 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的内容 主要包括: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 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 审查是指检查各项会计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是否如实反映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真实状况。
合法性 审查是指检查各项经济业务及其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
合理性 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提供信息的质量。
二、拓展职能
1、预测经济前景,是指根据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定量或者定性地判断和推测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指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
2、参与经济决策,是指根据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等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3、评价经营业绩,是指利用财务报告等提供的信息,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经济效益等经营成果,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注:
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定量研究的结果通常是由大量的数据来表示的,研究设计是为了是使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作出有效的解释。
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它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现象那样受因果关系的支配,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
定量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
三、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 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必须与投资者的决策密切相关。因此,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本假设 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 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会计分期 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分期的目的 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基础 是指导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 是指以现金的实际 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 。
政府会计收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可靠性 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 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 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可理解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 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能够提供 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变更 会计政策。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应当在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即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 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质量-经济实质,形式-法律形式)
实务案例:租入资产(短期租赁和低值资产租赁除外);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售后回购。
重要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谨慎性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实务案例: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各种准备体现的就是谨慎性)
及时性 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笔记:
基础: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质量要求:8项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 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会计要素 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基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资产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是收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的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50%<=95%)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 成本 或者 价值 能够可靠地 计量。
资产分类 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包括: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商誉等。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 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负债的确认条件(同时满足)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分类 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包括: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等。
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
通常由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 的确认和计量主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征: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的确认条件(前提)
当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合同的要件):
1、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支付条款;
4、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合同 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5、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形成的;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费用的确认条件
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 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 非日常活动 流出
**利润的确认条件 **
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