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从兴趣的角度出发,我从2001年开始接触心理学,后进入到临床心理学的专业化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开始接触到生涯领域,于是从2015年开始系统学习生涯。也许是赶上内容创业的好时候吧,后来有幸在朋友的引荐下进入IP营,从而开始接触中国顶尖的内容创业者,我以生涯标签进入到IP营,开始结实更多的大咖嘉宾,秋叶大叔曾经亲自帮我打磨了公司的BP,对我写的文章还进行了指导,真是不胜感激。也正是因为IP营这样一个平台,也让自己有机会同相同领域的一些老师们产生新的链接和机会。
因为一直在国外,和IP营的朋友们彼此产生链接的机会并不多,能见的基本上都见了一下,对我也很有启发。一些老师也被我直接邀约到自己的项目中成为嘉宾,一些老师也对接了新的朋友资源给到我。可以说,在IP营,链接彼此,创造价值才是核心。
其实在IP营,不仅仅有内容创业者,也有平台机构、也有媒体人。虽然自己曾经有过打造自己个人IP属性的想法,但是随之投资兴趣的不断激发,做老师的愿望和属性也在降低。曾经在新精英的生涯咨询课堂上,有过一个43岁财务自由的规划,有过一个43岁开始创业的想法。只是创业的想法竟然提前了十年。
既然要做创业和管理,为什么不尽早的接触创业和管理呢?既然想做投资人,而投资人不懂创业和管理也做不好投资人,如果有机会就尽早的成为一名企业家型的投资人。于是这也成为了自己走向创业领域的一条理由吧。曾经一直反思如何将投资与生涯结合起来,只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明确下来。
17年7月底,我到苏州参加MC股权投资学院的学习,和9位天使投资人面对面学习交流了三天。我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困惑统统和老师们交流,老师们也非常鼓励我做一位懂管理的投资者,以企业家的心态去做投资,而眼下的项目,恰恰却是绝好的机会。
IP属性不丢,投资继续搞,创业要继续,也许这就是自己的宿命吧。我老婆经常说我:“明明是一个法师,非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战士”。是的,我也知道自己是法师属性,但是如果要做一个优秀的团控,至少要熟悉战士的套路和技能,也许现在就是我了解、理解战士属性的最好机会吧。
我虽然见了很多人,学习了很多知识和经验,掌握了一些好的套路和方法,但是以前并没有系统的记录,想一想有一些可惜。既然已经在路上,那就顺便把路上的风景也一并记录下来,未来自己回头看一看几遍当做日记也好,至少是自我成长过程的一段回忆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里讲记录下来我与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IP达人们的交流过程,心得体会。
.mozh��;�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