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探梅

去年过了一个长长的寒冬,今年正月已是阳历三月,天气渐暖。

早知灵峰探梅是个赏梅的绝好去处,可来杭这么多年,一次都没有去过。杭州赏梅的地方颇多,尤其是孤山的梅,我是去了不少次。孤山赏梅,方便而又有情致,还有好听的故事。而我又有一个怪毛病:在一处既然赏过了,就不会再去第二处,颇有点从一而终的味道。

喜欢孤山的梅花,孤山在西湖中间,沿着白堤就能走到,而孤山的梅花因为林逋的“梅妻鹤子”而闻名中外。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林逋也写下了许多有关梅花的诗。其中《山园小梅》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句。

今年下了决心,打算弃近从远,想去灵峰去探一下梅,想领略一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梅"。

周末是个大好天气,气温一下升到30度,真是赏梅的好时机。

坐7路到洪春桥站下,我就开始迷茫,对植物园地形和规模的敬畏一下就上来了。打开万能的某电子地图开始导航,沿着大路直走,可系统说方向远离了,不得已问了植物园的一个保安,保安说就从这个路口进,还说选得时间真好,现在是梅花开得最好的时候,再迟来半个月就差了,运气不错。

顺着保安的指示,进了大门一直往左边拐,看看前面没路了就停了下来,不知道该往那走。忽然从后面走来一群人,叽叽喳喳从我身边走过,听她们聊天的内容,大概也是被导航导错了,现在总算找对了。

哈哈,跟着她们就对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过了前面一个窄口,看到了路标,灵峰探梅的箭头向前走100米左拐。

高大的水杉

路边一块水杉林,高大直耸的水杉笔直地排好着队伍,好像在欢迎游客的到来。水杉林的地上潮湿,上面厚厚地铺满水杉落叶,水杉树干上泛着绿色的青苔的颜色,已经有春天的气息了。

草色新雨入帘青

越往里走,春天的颜色越明亮,路过一个不知名的建筑造型时,地上的初嫩的青草,在阳光下发白的水泥建筑造型,棕褐色的光秃秃的树枝,远在天边的白云和蓝天,看过去一层一层的颜色,这是自然的颜色,这更像是生命的颜色,高、低、动、静、粗、细都像在说明存在的意义。

再往前走,看不到灵隐探梅的字样,可前面一大棵一大棵的火红的梅花告诉我,灵峰探梅或就在不远。

稚子不知暗香来

巧笑一瞥最无赖

梅花前到处都是拍照人,一个孩子的妈妈给孩子拍照,小女孩很配合地做出各种造型,边上的一位老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夸到:“这孩子好棒!”

这孩子一听就不同意了:“不能说棒,要说聪明!”说完还撅了撅嘴,太可乐了。眼前的孩子鬼灵精怪的表情,老气横秋的呀呀童言,让人心情大好。

红梅花儿开

在中国梅花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也因为梅花开在冬末春初,落寞清寂的时节更落得与众不同,从古到今有关于梅花的古诗词数不胜数。

我最熟悉的是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每每到了冬天,尤其是下雪天,就会记起这首诗,就像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一样,我期待某个墙角,某个瞬间,一枝梅花出现在我的眼前,能被赞叹能被感动,有“难言之景立于眼前,不尽之意溢出心外”的妙境。


花香自来

果然是满树满树的梅花,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粉白的,大红的。姿态万千,拥拥簇簇,层层叠叠,热闹的,漂亮的,美艳的。好看是好看,却少了一枝清瘦,点点疏梅的古韵,寂寞,孤寂,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的遗憾。

梅花开得繁花似锦

一直往上走,只见一个平坦处,应是路标上七星古梅所在。“七星古梅”是由七株古腊梅丛组成,因形似北斗七星,开花早谢花迟而著称。而今春梅花开,而腊梅尚好,形成二梅争艳的佳景。

二梅争艳

在那里还看到了庾嶺老友的石匾。 灵峰探梅,杭州无人不知,可灵峰曾有“唐梅”,知道的人大概不多吧,而我也是搜了百度才知道“庾嶺老友”的前身今世。

灵峰寺在历史上几度兴衰,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初,寺败僧散,山林荒芜,仅剩残垣断瓦。但在废墟中尚存零星的古梅花,留着一缕清香。这一缕清香,非比寻常,极有可能就是香自唐梅来。

曾有记载,老先生丁步松,“看见灵峰寺古梅树被砍半截”,在老先生1957年11月9日致园林管理处的五言诗中写到“惟爱灵峰梅,往往还独顷,唐梅虽不确,古梅总可称”,还写到“梅树身腰弯,枝叶尚青青,尚留一枝在”。从丁步松老先生的文字中可以得出,他个人不能确定那时灵峰的这棵古梅是不是唐梅,但是绝对可以确定是一棵古梅。

更有《西湖寻梅》中记载,当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1958年与好友一同去灵峰赏梅,在灵峰寺遗址庭间发现有古梅一株,号称:“唐梅”,尚著一花。“颓龄观化入山迟,老树新花见一枝”。这里的记载就十分明确,这棵古梅就是唐梅。

不仅如此,附近青芝坞的居民也曾传说灵峰有唐梅一株,主干粗如儿臂,枯枝无几,旁生一枝,每年有数朵红花绽放,且与松竹并植,称为“庾岭三友”。可惜的是,唐梅的身影如同幽灵一般,忽而就不见踪影。

而今的古梅是宫粉梅,也是从别处移植过来的,看上去也有些年份了。这样的老梅桩,古朴、静雅,就有了更多的思我的余地。我更喜欢这样山色有无中一树寒梅。

“庾岭老友”四字为著名左手书法家费新我书写。

古桩新枝

七星古梅似乎是这里赏梅的最高处了,不往上走,就只能选择下山。从另外一条路走,有一个牌坊,从牌坊中出来,向后一看,“灵峰探梅”四个金色大字豁然显出。知道身在灵峰,探得如画似梦的梅花,一直没看见“灵峰探梅”的标志,无意中“蓦然回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蓦然回首,灵峰探梅在此

此处可待有缘人

下山的路,多了中古的房屋,白墙黑瓦红梅,一幅富春山居图,很合我的心意。兴致大开,于是拍拍拍,跪着、趴着、蹲着、爬上高处,各种姿势,各种角度,手机拍到没电才方休。痴狂如我,也没有谁了。

屋前梅花待门开
香花小扇佳人约

尽兴而来,称心而归,我给今年的赏梅之行打四星。

后记:

三月六日写完游记,意犹未尽,今日再作一七律,来抒我怀。

说•梅

稚子不识暗香来,借梅一枝欲相问。

风流疏影人不知,清香未减当年恁。

古桩新枝秀春色,草色新雨洗新尘。

屋前梅花待门开,此处可待有缘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