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收拾以前住宿的孩子搬走后的房间。窗台上赫然立着一袋,昨天她们搬走后我就看见了,我知道这袋糖是大妞的。
我是怎么知道这袋糖的。
去年秋季开学后,大妞去自习室学习。和我说想买个抱枕,靠在椅子上舒服些,最好是打开是小被子的那种。既然大妞和我说了,我就表达了我的想法。①家中有抱枕——一只漂亮的龙猫,质量也很好。②被子她似乎不需要,自习室很暖和。
大妞说那种抱枕很便宜,十几块钱。我不喜欢她这种想法,她需要的东西,我也不差钱,别破破糟糟的整一屋子,用,不称心;扔,还不忍心。我告诉她如果需要就买个质量好的,漂亮舒心,用的也长久。
大妞再也没提,我也就忘了。
多日后的一天,我去她自习室看书。看到了一个还带着塑料包装的深橘色、小老虎头的抱枕,还有这袋糖。我想这是大妞自己买了东西,联系方式没有留我的。
抱枕的颜色我不是很喜欢,她相中就好。我见桌子上有一块撕开一个小口儿的糖块,嘿嘿,大妞很会买东西,还买这种蔗糖对健康有益处,我把口儿撕大些,咬了一口,不甜,我很喜欢。
大妞有些羞涩,说抱枕是她买的,不贵。糖是别人的,那个人搬到别的座位坐了,糖还没拿走。我尴尬了,告诉大妞,我吃了半块糖。大妞说没事儿的。
我没当回事,转身就忘了。
又过了一些日子,我又去自习室看书。糖还在。我问大妞怎么不给人家送过去。大妞先一愣又有些不自在的表情,让我觉得不对劲儿。“这糖是你的吧?”我笑着问她。她说是。我心里火冒三丈,但听她说,买了觉得不好吃,又舍不得扔……“哦哦,那拿回来,妈妈吃吧,我觉得挺好吃的。”
我没有见到糖,我也没再想起糖。
大约11月初,天冷了,大妞就从自习室搬回家了。我根本就没想起糖。
我今天见到这袋糖,为什么会生气?
我拿着糖,脑补一下,搬走的孩子和她爸爸的对话。“……这糖不是我的,是***的……”这说明什么,我和我闺女隔心啊,我闺女买袋糖都放别人房间里,不能放到自己房间里。我是个多么苛责的妈妈啊!
我的脑袋嗡的一声,怒火喷薄而出,我拿着糖,质问大妞,大妞尴尬的笑了两下。我有说了前前后后。
“你买的什么东西,我不让了!你买东西我都劝你,别心疼钱,买质量好的!……整袋破糖,你偷偷摸摸的干什么!?”
愤怒的话说完了,我仍很愤懑。
我真的像我说的、想的那样给大妞“自由”了吗?
我认为白色衣服好看,大妞从小到大的衣服鞋子,几乎都是白色的。直到近几年,大妞说她要做个“color girl”,她才有别的颜色的衣服,而我又常常磨叽“白色好看”。
“妈妈,我想吃……”
“垃圾食品少吃。换点儿别的……”
她的自由选择,是在我允许下的自由选择。
虽说,我知道她偷偷买,但是我还是希望她告诉我一声。我仍放不下我的“知情权”“干涉权”……
我想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委屈……
我更明白了一句话:一人心难合百人意。
我努力按照自己想象的标准做一个“好妈妈”,在孩子成长路上小心呵护她,引导她,陪伴她,可还是有那么多不足,我们之间还是有好多隔阂。
更何况我和别的孩子呢。
我又把我的这一些领悟告诉大妞。关系如此亲密的亲娘俩——我和她,还有这么多矛盾和隔阂呢,更何况她和她的朋友们呢。
别期望谁都理解你。
凭自己良心去做最好吧。
感谢这袋糖,让我细细品味了自己,成长了自己,同时也救赎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