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五,下班时接到装闺蜜小美的电话,她说累得快要吐血了。
我问怎么了?
她说,你看又到周五了,可我还有一堆事,周一说好的本周完成下月计划,现在还差一点。几个新产品的海报、说明倒是基本完成了,可还需要最后检查确认。怎么我同岗位的同事,看她整洁的桌面,而且早就准点下班了,这是为啥?
为啥同样的工作,别人用时短而且还做得更好,并且这种状态一直保持,事情完成也越来越快呢?
实际上出现像小美这种状况,基本上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点:就算按时上班了,却迟迟不能进入工作状态,投入工作缓冲时间太长。好不容易进入了状态,很容易又被其他事情打断,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实际上要做的工作并没有自己预想的多。
工作上不出活,效率低,你可能会回想起小时候“我从小时候开始就注意总是不集中了……”“读书时,读不了5分钟就犯困”。再说工作之余,你还想参加社群的活动、想每天读点书、看几部电影、还有陪娃每天玩会游戏,甚至还有散步或者是去健身房,你怎么觉得做了这就忘了那,而且时间总不够用呢?
为啥你想得挺好的,却总是做不好呢?
今天推荐一本书,日本知名读心大师大吾的《超集中力》。作者小时候的集中力就很差,学习成绩在全校200多名学生中倒数,因此从小学到中学被同学捉弄嘲笑了整整8年。没想到现在,他竟然可以每天读10-20本书,同时兼顾企业顾问、演讲、培训、演员等多项工作。
他说,能力出众的天才不会有那么多,出众的人看起来效率很高,差异只是在于“运用了发挥集中力的方法”。下面分享我阅读后感到非常受用的收获,前两条是认知,后三条是方法。
01 集中力原来后天可习得
集中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通过训练可以得到进一步强化。作者自身的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可以从目的出发,提炼出必须要做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因此可以使一年变成13个月。
第二,无论多么疲惫,都依然能够让自己的注意力处于集中状态。能够这样的原因在于,出众的人,他首先是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以最快的速度学会,第二阶段他无须使用集中力就可以自动地做好这件事,于是,他又有了多余的精力可以开始学习另一件新的事情。要点恰好在于,每一次一定仅将一个行动做为焦点,然后使其自动化、习惯化。
人生只有3万天而已,如果学会了操控集中力的技巧,时间的密度就会发生变化。
02 集中力来自哪里
拥有超集中力的人都懂得应该如何培养集中力,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且他们能用大脑来控制疲劳。
集中力究竟来自哪里?来自人类大脑前额叶中的控制思考和情感的能力,也叫意志力。意志力的总量是有限的,实际上人类日常的工作、减肥、运动和家人沟通都需要用到它,而不是说做以上事情是无关的且分开的。
集中力来自意志力,所以实际上,我们的意志力用在了工作或其他任何一项事情上,那就开始在消耗了。当消耗到一定程度,大脑就需要休息了。
那对意志力进行训练的方法,有两个:第一是通过训练来增加意志力的总量; 第二个是通过改变每天的行为和习惯来减少意志力的消耗(找到使人感到疲劳的真正原因)。具体的方法,见后面的介绍。
03 操控超集中力的钥匙
1)清理场所,主动隔离环境和物品
当决定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把手机放远些,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隔半小时一小时候没有关注手机信息,并不会世界末日。我们还可以屏蔽网络,精简物品,让桌面只放必需品,放在桌上的是能使自己集中注意力的东西。
2)姿势很重要
这里指两方面,第一,进行“自我监控”微练习。当我们告诉自己2周内不断提醒自己“不可以驼背,坐直身体,抬头挺胸”等,实际上这些细微改变都需要我们很强的集中力。练习无处不在,从微小开始。
第二 正如杂乱的房间会夺走注意力,那么不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姿势来做事,自然也是对意志力的浪费。支配意志力的源头前额叶(大脑)的能量之源是葡萄糖和氧气。比如我们弯腰驼背,就会压迫到胸腔,自然而然呼吸变浅。这样一来血液循环就变差,大脑所需要的正常量的氧气供应就会受到影响。于是开始呵欠连天,精神不济等等。
3)情绪 情绪也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毁掉我们的计划,那如果提前预知,调整和做预案,那是不是也可以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呢?
我们知道愉悦状态,自然可以帮助我们引出超集中力。甚至是心流体验和愉悦情绪互相促进。但是如果是愤怒、悲伤呢?
有一句话叫“激将法”,说的正是愤怒和斗志爆棚时,会提高我们的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比如害怕后悔,所以此时必须加倍努力。还有实验表明,“悲伤使人更加关注人本身,让人对细节更加关心,更容易找出问题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悲伤有利于冷静且公平地做出决定。
所以是不是可以做情绪规划,看了喜欢的电影后,投入到比较困难的工作中;抓紧完成比较繁重的工作项目,再给自己一个旅游假期等等。
其他的钥匙还有饮食、习惯化、运动助力和冥想。
04 消除疲劳的3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睡眠。这包括怎么入睡,日常如何休整以及从睡眠中如何轻松唤醒。比如我的日常多数时候利用午休上班前的15-30分钟小睡。我告诉自己只有这么多时间,但是需要睡一觉或眯一下。睡不着,就找一些音频来听。到上班时间,准点起来,这样不至于睡到一半,还没睡醒醒不来。
第二 从感觉中治愈。原来大脑是不知疲倦的。实际上疲劳的是眼睛,或是其他身体部位。我们可以借助其他一些方法,帮助恢复意志力。比如利用香味。
第三 写出你的不安 当我们面临压力或困难时,潜意识里可能有一些逃避。于是,做着事情时,脑子里又浮现其他事情。要么正看着文件,却忘了下一步要做什么。压力竟然也会占用我们的记忆空间。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将各种杂思和情绪都写出来,使其从大脑中清理出来,不占据记忆频道。接着从手边简单的,马上能解决的问题入手。
05自动产生超集中力的5个时间术
有一个职场选择题,话说来了一项业务,你是愿意交给那位忙碌却做事有条理的下属呢,还是交给那位比较闲但是做事有些被动“很听话”的下属呢。
正确答案是,“重要的工作交给那个忙的人”。
为了集中注意力,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重要的事情,那我们需要提高时间使用密度。不仅想法好,还要做又好又快。
1) 早起 很多优秀的人,都是早起者。早起的黄金时间一定用在自己身上; 早上10分钟的行为能使一天超有效率。利用早上的清醒时刻,既回顾昨天,又可以更清醒的思考今天 。像本书作者,就是利用早起时间来阅读,主要做输入的工作。而白天开始后,基本就是做输出型的事情,比如会议、演讲、媒体活动等。
2)蕃茄工作法 简单说,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30分钟进行累积,而这30分钟内尽量只专注一件事情。
3)守住自己的高效时间 就是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集中。比如我自己早上、上午和晚上都还行,中午和午后几小时,我一般都会选较轻松一些的事情。
4)艾维·李法 除了很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不要做”。承认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能力有限,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
5)在日程表中留白 每周与每天都有留白时光。我的理解是,抽离出来,留出时间和空间,才能思考回顾。
超集中力,原来可以习得,改变它的方法是加法和减法。
我们可以从空间、环境上,从生理特性上,从情绪上,来顺应注意力。不是去挣扎改变,而是顺生命之流。
超集中力,从早起时光之后,逐渐减少,我们愈发疲惫。
好在我们还可以做加法。自己的高效时间,自己来守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