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蟋蟀入谁床下?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以月为题的飞花令,这首《诗经·七月》一出,四下赞赏的目光纷纷打在了这个露出自信微笑的16岁少女身上。

#复旦附中武亦姝走红#

“她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所有幻想!”

这句吹捧有一点过。武亦姝却诚然给人留下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印象。16岁的少女,静时不骄不躁,沉稳淡定;动时随性自然,胆色过人。也正因为还是个16岁的少女,在遇上声名远扬的对手时,在知道自己的成绩出人意料时,她因惊讶而瞪大的眼睛、捂住嘴的神态,灵气十足。

她真的很棒,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在复旦附中这个注重素质教育的学校,如鱼得水。


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同武亦姝一样,能够感受到诗词带来的乐趣。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在古诗文的校本制作上,真可谓下尽了功夫。一学期一本的《中华古诗文阅读》、《中国人》,将中国传统文化切实分化到每一个学期,融入进学校生活的每一天。然而,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荣华屡屡收获学生不满的声音:“为什么一定要我背古诗文?”


我们都认可的是,古诗文学习,见效慢,讨厌者觉得不知所谓。而且背得再多,考试卷里都一定有那么两道超纲的。

艺高人胆大的,与《最好的我们》中的余淮和林杨不谋而合,放弃语文古诗文默写那六分,专心致志攻克理科的压轴题。


背了这么多古诗文,到底有什么用?


我高中的时候,学校只有两本额外的背诵教材,一本小小的古诗文红宝书,一本长长的单词及时雨。

红宝书高二下就不知所踪了,及时雨却被翻得支离破碎,最后不得不重新买了一本。

然而我现在能回忆起有关背诵最快乐的时光,不是大家两两组队拿着及时雨在检验单词,而是全班吵吵嚷嚷甩着红宝书在背初中古诗。你接一句,我串一行,从《卖油翁》歪到《狼》,用各种稀奇古怪的解释凑出一篇完整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可能是因为一个班的参与感太强。可能是因为那么大规模地背古诗文就那么一次。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为什么要从小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是因为希望他们长大了以后面对三千世界的无数美景时,脑海里出现的不是“卧槽,这个TM怎么这么好看。”而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阅读古诗文,画面感会点墨一般落在脑海中,一点一点,呈现出一副古色古香的国画。而看到美景,你却一脸无奈,说你一言难尽,The beautiful scenery is beyond description.不该啊。


其实背古诗本来很快乐,都怪考试让它变了味。

做一个现代的古人,如果不能获得理解,也很难过。爸妈阻止你,同学揶揄你,你没有办法心安理得地栽进古诗词所营造的极乐净土,你被大风吹醒、刮着走。


成语大赛,白话灵犀、PM2.5等组合昙花一现;古诗文大会,武亦姝、侯尤雯盛极一时。

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时不时就回到微博首页占据热点,抢来一阵呼号复兴的眼球。是不是大风吹一阵,就没了?


风不会停。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很多“古人们”都在默默地努力呢。

今年十月,蟋蟀又将入谁床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武亦姝诗词大会夺冠,母校老师感叹:在应试夹缝里传承传统文化有多难? 《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武亦姝最终胜出,...
    爱哲宝贝阅读 3,959评论 0 0
  • 年初,16岁小姑娘武亦姝在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一举夺冠,掀起了全民背诗的热潮。这股浪潮并未褪去,东方卫视的...
    记忆大师app阅读 4,666评论 0 1
  • “岩石”是一位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了多年的教师。 他的文章《退休十年的杂想》写得很有水准,其生活观点朴实、鲜活、自然、...
    赵肃江阅读 2,593评论 0 0
  • 星星在歌唱 谢花叶 还记得两年前那个秋天的阳光——金色的、明媚的、充满梦幻,却是现实中一个美好而重大的开始...
    青鸟_a6e6阅读 1,937评论 0 0
  • 四个力量(午间忏悔)拔除坏种子的步骤 时间:今天上午十点多同事伙伴打电话让我在网上换购礼品,告诉她在网上很容易操作...
    马忠娟阅读 8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