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吉红 焦点解决网中19、讲11期坚持分享第489天
今晚,刘老师专门为三八女神节开设《相约女神节,答疑共成长》活动。2021.3.8
1.如何共情,是咨询师或者说是人们需要一辈子去修炼的事情。终身练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怎样算接住别人的情绪呢?
就是没有更大的反应,比如爱人朝我发火,能稳稳在那儿,不暴跳如雷。咨询时被说咨询水平太差,你没有太大的反应,依然能探讨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情绪不是都能接住时,咨询中能尽量接住就可以了。生活中接不住就接不住,训练自己能更多的接住。
接纳现状,不苛责自己,不是学习心理学了,就是圣人了。能接纳症状,症状反而会减少或消失,学会与问题共存。
3.怎么发现问题背后的目标和动机?
首先需要聊开,不要那么快就去探讨目标。要花时间对事情有足够的好奇和了解,不要太快的去推进。初学容易太快去推进,聊慢,聊透,即使是焦点依然要去搜索信息。
就如同泡澡,身上的灰很多,多浸泡,泡透了就能搓掉了。慢慢的去泡、去聊。
4.咨询过程的无为怎么把握?
先有为,有为训练的多了,慢慢的就可以无为。
学武术先学各种套路和招式,和同门师兄对练,熟了就开始有创新实战,实战的多了,对于武术也就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和融合,慢慢就可以无为了。
先有为,再无为。先背技术,非常熟练,才能应用自如。
4.来访者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咨询师能否给建议?
这是来访者在诱惑咨询师卷入,突破规则,让咨询师表达自己的东西。尽量不这么干,可以沉默,微笑的看着他,沉默几秒之后可能就会有新的话题,不是所有的话题都要有回应。
不管说什么,都能接得住。
当来访者攻击咨询师,能否稳住,不能帮助对方是否会感觉自己无能,当急于想帮助对方时会负重,会突破规则,这对来访者不太好。
5.对于小学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来咨询,怎么更好的处理?
孩子小,可以做家庭咨询。探讨妈妈怎么看的,最后留一些时间,跟妈妈做一些交流,做教练的工作,前提是让家长感觉到不是在否定她,挑她错,咨询关系要到位。给孩子做咨询,家长是陪同者,咨询师不能既给家长做,也给孩子做。
以孩子为主,和家长做一些探讨,如果妈妈来做咨询,就不能给建议了。如果做孩子工作,不和家长联系,家长不知道怎么出力,家长不会配合,孩子容易回到解放前,咨询容易脱落。
6.咨询中总是会带给对方压力,有些虚假,对方要的不是夸,不是赋能,而是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思考。
即使是焦点学派,也不主张太多的赞美。中国文化相对含蓄,可以一边赞美,一边共情。语言赞美多,来访者会有意识的说咨询师赞美的地方,其他的会无意识的少说,有的来访者会讨好咨询师。
7.中长程咨询如何给来访者布置作业?关系到位,想布置就布置好了,顺势布置作业。回去做什么尝试这样的家庭作业由他自己设定,接下来做什么对他有帮助,而不是我们感觉他应该干什么、做什么。
焦点解决不主张主动问家庭作业做了没有,以免尴尬,如果他没做,可能不需要做,情况发生了变化,当事人有她的道理,可以问这周有什么不同呀?
8.焦点不主张更多的引导,引导的是去弄清楚他自己,陪伴对方弄清楚他想要的,想聊的,怎么看,怎么想,比较看重哪一块,接下来希望有什么变化,付出过哪些努力,有哪些优势资源和尝试,重要他人,相关的关系等,陪伴着弄清楚更多的东西,不引导他去看我们认为对的东西,焦点没有不合理信念,如果你认为对方有,没有在焦点里工作,去好奇是什么让他有这样的信念,怎么看,带来了什么,怎么对待这个信念,是否需要改变。坚信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道理,世界多元,各有道理,没有不合理信念,他的信念、言行有特定的情况,把自己弄透,接下来怎么做会有更多的思考,双专家模式,不是专家模式。
9.你说的发呆是什么样子?是什么让你对发呆感兴趣?比如问,发呆想收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