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和家人去西流湖的牡丹园游玩。
西三环马路两边停满了车,牡丹园里游人如织,纷纷来赏牡丹。
放眼望去,红一片,紫一群,粉一簇,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里是美丽的王国,是牡丹的海洋。
牡丹颜色各异。淡粉色、黄色、白色、水红色、深红、紫红色、黑紫的、半紫半白、半百半红……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 ,每一种颜色都各具特色,在阳光下争奇斗艳地绽放着,为春天添彩加色。
牡丹的姿态不同。有的婀娜多姿,有的端庄秀雅;有的在枝头傲然挺立,有的在枝叶间“犹伴琵琶半遮面”;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有的华丽地完全绽放;有的文静地偎依在绿叶上,有的聚在一起说着悄悄话,有的在风中翩翩起舞……绿色的叶片映衬着鲜艳的花朵,使牡丹更加娇艳美丽,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牡丹的花型不同。有的花朵硕大,花瓣肥厚,像一个个大圆球。有的花瓣薄如蝉翼并且多层,扁扁的,像一个个大圆盘。
在一片花海里,“魏紫”率先映入眼帘。传说后周宰相魏红博为官清廉正直,素爱养花,尤甚牡丹。魏宰相得知有人从邙山挖来的一株紫牡丹,走近观看,牡丹紫的恰到好处,多一份则俗,欠一份则平淡,处在兰红之间,不上不下不尴不尬,知为牡丹中的珍品,便花重金买下。又经数年精心培育,成为当时花中之王。那时人们赞誉它“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大金盘”摆动着身子,好像在说:“让我们来比一比,谁更漂亮!”“粉妹”不甘示弱,穿着舞裙,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妩媚仙子”穿着洁白的浴衣,仿佛是一位刚出水的美人,它们在向游客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勤劳的小蜜蜂来采蜜了,五颜六色的蝴蝶也来了,为牡丹园又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阵微风吹过,朵朵牡丹在风中频频点头。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最绿的牡丹是“豆绿”,它的颜色近似叶绿;最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它的颜色是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数“魏紫”,约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它的颜色近似国旗红;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是粉里透蓝;最佳的间色牡丹是“二乔”,它一朵花上两种颜色。
在数不清的品种中当然要挑最M名贵的“姚黄”,“魏紫”,“豆绿”,“赵粉”,被称为牡丹花的四大花王先饱眼福了。各色牡丹花,厚厚的花瓣如珊瑚形状,让人浮想联翩。名为姚黄的牡丹,淡淡的鹅黄似娇还羞,令人爱恋不已。兰田玉脂红黑撒金苹实艳等牡丹花汲大地之灵气而异彩纷呈,一团团一簇簇,让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牡丹花朵娇艳饱满,花瓣重重叠叠。她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和其他的花儿组成一幅春天的画卷。牡丹与百花一起争芳斗艳,从众花中脱颖而出,成了“花中之王”。
满眼的牡丹,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犹如一幅连绵不断、精妙绝伦的五彩锦缎。随着观花的蜿蜒的人流在花间慢慢地漂移,饱览这国色天香。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美丽的蝴蝶姑娘也趁明媚的春光赶来参加牡丹的盛会……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雍容华贵,高贵艳丽,是幸福美好的化身、繁荣昌盛的象征, 有谷雨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的美称,她被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是我国的国花。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国色倾城人竞涌,欢声笑语赞牡丹。”
我爱牡丹,爱她的娇媚,也爱她的高贵;爱她的典雅,也爱她的多姿;爱她的艳丽,更爱她的热情……
“春来维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她风华绝代,雍容华贵,艳冠群芳,因此成为了多少人笔下哗众取宠的对象。人们只记得梅花傲雪千霜,铮铮铁骨,却忘了牡丹在那华丽的背后的坚强。
“何人不爱牡丹,占断称中好物花,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正如诗句里所说的那样。太平牡丹美得秀韵多姿,美得流光溢彩,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作。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人们观赏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人用照像机把牡丹花拍下来,有的人用眼睛观赏牡丹花,有的人用画笔把牡丹花画下来,我则用笔写下牡丹花的美。
一条条赏花的甬道上,人们摩肩擦踵,照相机的闪光灯此亮彼灭,按快门的咔嚓声不绝于耳。成千上万株牡丹花在M;叶陪衬下,更显得妩媚娇人。 繁花似锦的牡丹,绚丽多彩,令人陶醉,让人为之倾倒。清晨,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到了黄昏,夕阳下的牡丹更是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之中,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