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自信源于自我认知,自己实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们常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人,健全的人格和优异的成绩。只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才能给人以自信心,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在学校大会上再多的讲座没有意义,在课堂上老师再精彩的心灵鸡汤不能持久,唯有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付出,成绩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才能赋予学生长久的动力和建立学生持续的信心。

      教师方面的引导有哪些方面呢?一是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全班整体的目标和个体的目标,可以有差异性。目标太高太低,都不适合 ,太高达不到反而会挫伤自己,太低太容易达成不切合实际。二是教师的过程调控,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体验程度。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教师重教到重学方面的转变,其实就是让我们要更多的以学生视角来看待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中会有不同的情感时期,我们关注到了并进行有效的调控,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

      学生自我的付出体现在哪里?首先要建立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大多的成功源于坚持,只有这样不断地实践,不怕失败,屡败屡战,终将磨练出自己坚韧和柔软的内心。其次学习也要掌握方法,不同学科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需要自我的摸索。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克服困难后的成功体验,要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感受。增强自我的良好意识,在学习或练习中运用,刻意放大自我的优点,让成功和幸福快乐伴你学习的全过程。

      总之,通过教师的学习引导和学生自我的努力付出,学生的成绩就会越来越明显,小目标一个一个的实现,自信心就会持续增强,最后成就学生幸福美满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