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明

晋中位于三晋腹地

东依太行山 西临汾河水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同时也是享誉国内外的晋商故里

这片土地

演绎着中华之文化

尽揽了山河之大美

明清时期

晋中商帮成为晋商最杰出的代表

创造了“纵横欧亚九千里

称雄商界五百年”的奇迹

平遥、祁县、太谷一带的晋中地区

作为“明清贸易十字路口”曾称雄一时

200多年前 由晋商开辟的

南起武夷山、北至恰克图的茶路

使中国茶叶出口量

占到对俄贸易总量的七成以上

这条中俄万里茶路,从17世纪至20世纪初持续兴盛,成为继丝绸之路后,沟通欧亚大陆的又一条国际商路。

祁县老城的长裕川老号院内镌刻着“晋商万里茶路中心点”的石碑,这里也是晋商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之一,如今已开辟为“晋商茶庄博物馆”

作为万里茶路的大本营、中转站

晋中商帮贸易繁盛的背后是

票号与镖局的强大支撑

在晚明至清代前期

尚未出现票号与银票的时期

为确保货物安全转运 镖局应运而生

在晋商跨国贸易的商业版图中,镖局以不可或缺的身份为其保驾护航

大型情境演出《又见平遥》讲述的便是同兴公镖局惊心动魄的血脉传奇: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散尽家产,远赴沙俄,要保回票号王掌柜家族的唯一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镖师全部客死他乡,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哪里有商品,哪里就有交换

哪里有交换,哪里就有货币流通

货币流通手段变化的必然性

孕育了我国银行业的鼻祖——日昇昌票号

“一纸风行、汇通天下”

从道光三年到光绪三十二年的80余年间

仅平遥、祁县、太谷三县

就设立票号总号40余家

在全国各地开设的分号多达400余家

业务遍及全国 乃至日本、俄国等地

平遥因镖局和票号的兴盛成为当时全国的“金融中心”,坊间流传着“平遥城,拉不完、填不满”的说法。

平遥、太谷、祁县“金三角”

使晋商走上历史巅峰

作为明清时期商业历史的代表

晋商开创了中国金融业的新纪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