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会让你偏执到只看得到自己,文学会让你细腻到感知任何一种感情,人性的探索更是变态到认为人人都是精神病,所有知识的不同最终都会碰撞出相同的一点,要适时而为,要结合自身。它们常常会带我到死胡同,可我刚开始会觉得那就是正确的,可是当前面的路都不通的时候自己会质疑所有的观点结论,甚至会自我矛盾。人最怕自己的观点被覆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想法。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这是入门级的苦恼,你得走出来,再去看问题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有的问题都有多面性,你所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的看法,包括人的情绪脑,原始脑,理智脑能共存一样,你不能一味打压其中任何一个,它们的存在只是让你更好的去调配,为你的大脑带来便利,让损失降到更低,让你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一切思想的进步是基于实践之上的,不要一味去努力于你得心应手的事情上,要突破你所抗拒的东西,这样你才有真正的进步。要从心底里明白利益互换,价值互换,你索要争取的公平不过是你的价值的附属品,所以不要无脑的去哀嚎!
坚持自己!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小说作家黑羽时晴” 传统时代,企业要么拥有品牌,要么给品牌打工; 互联网时代,要么拥有平台...
- 知彼知己,有理有据。才能平衡考虑观众和坚持自己。 今天期待已久,讲故事得人心的演讲训练营,开班了。 老师先是讲述了...
- 希望自己是 一只鸡蛋, 躲在壳里 不会被打破。 这是《梵高传》里的一句台词,说明一个创作者必须是要“自我”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