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得知《红龙》的主人公汉尼拔·李科特和《沉默的羔羊》中的大反派均可以在《FBI心理分析术》中找到人物原型,便觉得这本书应该值得一看。看完以后才发现原来之前看的《爱音乐,爱跳舞》《色欲杀手》等小说的素材均是来源于这本书中提及到的的经典案件。
大多数的小说和影视作品都会有过多的渲染的成分,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些脱离实际,对故事线设定也会故意多加曲折。所以一直想要了解更贴合生活的真实案情。都说影视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点我一直不愿苟同。很多与心理犯罪有关的影视作品可以说都拥有夸大其实的剧情和引人入彀的音效,但它均无法高于生活,真实的生活是杜撰不出来的。真正让人恐惧的也从来都不是恐怖的画面和惊悚的声音,一直都是复杂的人心。而《FBI心理分析术》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K·雷斯勒,身为FBI行为科学调查组创始人,他是首个在刑侦过程中运用罪犯心理侧写。这本书中,他以第一人称的直接表达方式详述了其参与侦破“里根遇刺案”、“吸血鬼杀手”等重大案件的过程,而且真实记录了他从业的几十年,多次深入狱中,与“山姆之子”、“曼森家族”等连环杀手面对面访谈的情形。
从技术上看,书中介绍的犯罪心理测写还是蛮有意思的,虽然也有涉及“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结为一体”、“退行性恋尸癖”等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但是并没多少专业的学术理论,全文的表达形式叙述为主说明为辅,用语通俗易懂。算是犯罪心理学的入门读物。倘若将《FBI心理分析术》搭配其全文内容看的话,或许显得有些张冠李戴了。刚开始看到这书名的时候,原以为,此书可能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书籍,可能跟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术类似,采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论述形式,将心理分析术的详细依据和具体的方式方法,用一个逻辑性较强的形式罗列出来,它的理论知识可能占用大半的篇幅。然后在仔细读完这本书后,才知道它的内容与我之前预想的大相径庭,却也是别有一番收获。站在罗伯特·K·雷斯勒当时的创作背景来看,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他书名的来由。作者作为FBI前犯罪学专家,曾于70年代早期在FBI成立了行为科学组,并在监狱中研究了大量暴力罪犯,从而完成了犯罪方法和动机的资料库,犯罪分析由此成为重要的侦破工具。在撰写这本书时,心理分析术、心理侧写可以说都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体系,或者说它处于需要更科学化的阶段。罗伯特·K·雷斯勒作为心理追凶方面的先驱,这本书也很好地记录了心理分析术的阶段性成长,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我个人认为此书叫《FBI心理分析术》也无可厚非。对于大多数的读作来说,若将这本书作为惊悚小说看得话,倒也蛮不错,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的确在情绪上更加容易让读者相信案件、情景的真实性(事实上书内引用的案件绝对真实),画面感更为清晰,像是在听身边的朋友讲述着一个个发生在周遭的真实案例。
从内容上看,这不仅是神奇的探案之旅,更对人性深层阴暗面和社会问题引发的畸形行为做了深入的剖解。书中有太多的离奇惊悚的案例,文中的罪犯没有最凶残只有更凶残。各式各样奇特的犯案手法让我应接不暇,然而我关注的重点其实并不是怎样学会将心理分析本领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学会通过蛛丝马迹来了解他人内心;不是成为心理侧写师那般,一个人的言语、表情、笔迹等都能成为其洞察人内心世界的信号。更不是为了妄想如何运用知识帮助警察叔叔侦破悬案。我的关注点在于凶残的犯罪行为背后扭曲心理的成因。
相比于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而言,我更加信服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一理论。虽然人的很多因素可能决定于基因,但是我依旧认为环境更会对一个人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我们深入研究一个人变成杀人犯的过程,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人是不可能在某个时候突然由正常人变成魔鬼的,他们后来的凶残行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邪恶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渐渐长大,才有了后来的杀戮,而这些“种子”很可能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更有研究显示,从出生起到六七岁的这段时间里,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年人是他们的母亲,而孩子也在这个阶段学习爱的能力。书中很多案例表示,杀人犯大多并不是来自公众以为的破碎家庭或衰败的家庭,其实很多的杀人犯都出生于小康之家,父母收入稳定,一多半的凶手小时候都生活在正常的家庭里且有正常或较高的智商。只是,这些家庭的正常大多是表面上的,内部往往隐藏着不安因素,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罪犯的直系家属有精神病史,约一半的罪犯父母有过犯罪记录,另外还有大约70%的罪犯和其家庭成员有酗酒和吸毒的记录,几乎所有的罪犯在童年的时候都表现出精神山的一些问题,随着他们的长大,这些精神问题就发展成了心理医生所说的各种异常状况,比如性功能失调、人际关系不佳等。
这样看来,上文中的我疑惑点就越发的明朗。一个人的童年对其整体的发展占着很重要的因素。倘若我们在一个孩子的童年便教会他们爱的能力,并温柔以待。那往后社会中的犯罪现象会不会得以减缓?书中当然都是家庭教育的反面例子,父母对儿童的心理成长有最重要的作用,除了遗传性的精神疾病,更多的是陪伴因素以及提供给儿童的生存环境。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我们无法像警察那般永远冲在追捕罪犯的第一线,也没有足够专业的知识体系辅助警察侦断案情,更无法像法官那般去裁定一个恶人的罪行。但是我们站在所有罪行的源头处,遏制悲剧的发生。做一个负责人的父母,先要考虑清楚自己有没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给孩子,再考虑要不要承担父母这样重大的责任。在爱他们之前,先教孩子学会爱的能力。
书中作者将暴力型罪犯分为了两类:一种是事先策划、按部就班、冷静执行、条理清晰的罪犯,我们称之为“有组织罪犯”;与之相反的是杂乱无章、行事莽撞、随机行事、出其不意的罪犯,我们称之为“无组织罪犯”;有些罪犯同时兼具两种特征,我们称之为“混合型罪犯”。作者认为大多有的犯罪行为在本质上都和性有关,即使作案过程中没有对受害人进行性侵犯也是如此。这点我是相当认同的。一个真正的“有组织罪犯”会通过多种途径完成性满足,他们可能在杀害对方之前强奸、虐待对方,也可能通过殴打、割伤、勒死等行为之前完成性欲的发泄,相比较而言,“无组织罪犯”想不出这么多“招数”,我们只会奸尸或与失去抵抗能力的被害人发生性行为。遭遇暴力的人以后往往更倾向于回复以暴力。天底下,似乎以德报怨的人并不多。而暴力型罪犯又有多少在他儿童时期或者青少年时期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暴力对待?他们可能也是曾经的受害者?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涌现了出来。猥亵、虐待、强奸、诱奸儿童的事件屡见不鲜,凶手抓得住抓不住?但是在受害者心里留下的阴影与心灵上的创伤是很难愈合的。倘若他们的父母未能细心宽慰疏导他们甚至说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曾经遭遇恶手,那久而久之,这些曾受害的儿童会渐渐地无法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心理逐渐异常,甚至开始对性产生扭曲的幻想。他们以后在面对挫折时往往会把一切过错推到其他人的身上,而采用幻想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且他们的困扰还会越积越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产生精神分裂。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把从各处得来的信息在心中综合起来,但最后分析得出结论却让他们更加的迷惑,因为他们无法把握事情的真正意义,久而久之只能依靠幻想生硬的解释自己内心解释不了的问题,最后导致犯罪。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更是连环杀人犯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然而怎样才能打破由罪犯到受害人到罪犯的恶性循环?这我未能得出结论,但希望人格健全的成年人可以对儿童多一些关怀、照顾以及克制,少一些冷漠和错误性引导。我们应该让他们感受到爱,拥有爱的能力,愿意爱他人也享受被爱。
书中还有了大量的篇幅用于对比“有组织罪犯”和“无组织罪犯”,如一般而言,“无组织罪犯”的父亲经常工作不稳定,对他的管束非常严格,其家庭成员多有酗酒或者精神病史。而“有组织罪犯”大多生长于小康之家,父亲工作稳定,但不大管教孩子,任其我行我素。“无组织罪犯”总是自卑,而“有组织罪犯”则完全相反,他们自视甚高,他们自认为是最聪明最成功的人,犯下罪案后,他们会关注媒体报道。对破案来说,判断死者是谁的时间越长,凶手逍遥法外的机会也就越大,因而“有组织罪犯”经常抛尸、毁容,或者丢掉死者的衣服,就是想推延警方确认死者身份的时间。社会在进步,罗伯特·K·雷斯勒在书中也有预言,往后有组织罪犯的人数可能会越来越多。从这一层面看,也不知道社会进步是好是坏。
作者在书中将犯罪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凶手通常会在作案前进行一些准备,但对调查人员来说这部分通常是最后才知道的;第二阶段即所谓的实施阶段,我们在调查这一阶段时,重点会放在凶手如何选择被害人以及如何实施犯罪这两项内容上,一般这个阶段会包括谋杀、挟持、虐待、强奸等行为,杀人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第三个阶段就是抛尸阶段,有些凶手选择抛尸地点非常的随意,有些凶手则是经过仔细的考虑以免被人发现;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犯罪后的行为,对于某些案子来说,这一阶段尤其重要,因为有些凶手在作案后会想方设法摆脱警方调查,甚至远走高飞,但另一些凶手则是会找机会接触办案人员或者在命案现场徘徊,也可能接近被害人葬礼、墓地,这种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而我却认为犯罪应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那边是在作者的第一阶段前再加入一个预备阶段,这一阶段往往就是罪犯的杀人幻想由产生到浓烈到不可抑制的过程。其实我更愿意将其称为可预防阶段。也许很多人的脑中或多或少都有过有关犯罪的幻想。而我们与罪犯的区别在于,我们理性的知道那是不对的,那是犯法的,那是不可以付之实践的,我们能过抑制住那种幻想。然而如何在这预防阶段防止准罪犯犯罪,这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与恶魔作战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恶魔。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尼采的这句话我一直很喜欢。当我们发现自己无法融入一个社会环境中的时候,不妨退出来看一看,是社会环境排斥着你还是你在排斥社会环境。若不能自我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不妨让你的朋友帮帮你,别把它留在心中,让它生根发芽最后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想得到爱之前先学会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