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谢宇案的一点小小展开

案件本身不必再过多阐述。对于死刑结果,也在网民预期之中,并没有所谓的“他母亲太过分了,应该被杀”、“这孩子太可怜了,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等类似圣母言论。下面的内容,主要是看了武志红老师的讲解,所以有感而发。

一、关于共生绞杀之父母与子女
父母和子女的距离感一向是个敏感但又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成年后的子女,适当的放手显得尤其重要,不然就容易出现“妈宝男”、“扶弟魔”等现象,不利于子女组建自己的家庭,开始新的生活。
除了生活上难以实现独立,更可怕的还是内心的不独立。小时候,我们可以说“有事找老师”;长大了,我们可以说“有事找警察”;但我们不能一直说“有事找爸妈”。到了一定年纪,力量已经发生转变,也是时候承担起某些职责。尤其是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很多事情已经难以为老一辈理解或追得上,看着爸妈在那艰难地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上的APP都觉得困难,又怎么能忍心让他们去承担比这更艰难的东西?

二、关于共生绞杀之自我与本我
生活在父母期待下,甚至是控制下的子女,除了少了点自由,也总是少了点自我。
自己天性到底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呈现父母期待的样子。小时候过于渺小,反抗不了父母;等到长大了,很多事情都已经成习惯,都忘记自己曾经被压抑的反叛情绪了。但人总是脆弱的,总不能一直去实现他人的期待,终有觉得疲惫的时候,也因为力量有限不能一直按照他人的意愿从事的时候,尤其是越是到了优秀的地方,同样优秀的比比皆是,你也就很难重拾过去的辉煌了。这个时候,心理出现问题也难免,只是严重与否的问题。最后,有的人终于敢做自己了,有的人则是因为无力而更加不愿意自己选择了,也有的人走向了毁灭。

三、关于心理问题
有的人,在不同人面前是不同的样子。在同学面前,是好学勤奋;在长辈面前,是听话懂事;在陌生人面前,则是肆意乖张,但或许这个时候的他才是他最真实的样子,或者说是他最想要成为的样子。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某天终于可以放下所谓的包袱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原来的样子其实并没那么排斥,最不能接受的还是连选择权都没有的自己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事件——吴谢宇弑母案,我想发表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关于事件本身。 ...
    不靠岸阅读 5,186评论 1 1
  • 2020年12月24日,福州中院开庭审理吴谢宇案。 2015年7月10日,吴谢宇在家中将母亲杀害。作案后,吴谢宇谎...
    江南吹雪阅读 4,223评论 5 7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0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71评论 0 5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11,044评论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