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来不得半点“虚”

      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宣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表明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当前,作风建设虽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仍有一些虚浮应付、隐形变异的“虚”招暗流涌动,成为侵蚀纪律严肃性、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挑战,必须多行务实之举、多戒虚夸之风,以优良党风引领社会民风持续向好。

      破变异之“隐形衣”,严防“虚风”反弹。“四风”顽疾披上“隐形衣”,折射出思想防线松动与纪律意识弱化。虚功虚做,无论包装如何精巧,其本质皆为规避铁规、消解戒律。它如同病毒变异,妄图逃逸免疫,其危害性不减反增。“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对“虚”的苗头若失察纵容,必为歪风邪气开方便之门。当前,违规行为花样翻新,公款吃喝遁入“一桌餐”角落,礼金礼品借道电子卡券流转,婚丧喜庆化整为零售红包。海南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韩运发在党的二十大后顶风违纪被查,正是思想“缺口”致行为“变异”的惨痛教训。唯有练就“火眼金睛”识伪装,挥动“雷霆利剑”破隐形,方能斩断“四风”变种反弹之链。

      筑监督之“防火墙”,穿透“虚障”迷雾。阳光乃最佳防腐剂,监督为破除“虚障”之利器。马克思箴言:“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此乃权力规范运行之基石。面对“虚”之迷雾,须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监督“防火墙”,令隐形变异无处遁形。毛泽东同志曾喻:“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监督所至,“虚浮”必消。技术赋能极大提升监督穿透力。公车管理领域,部分地区创新运用大数据打造公务“拼车”平台,既促资源高效配置,更借全程数字追踪,令“车轮歪风”在数据“聚光灯”下现形。福建等地纪检监察机关构建“节前预警—节中暗访—节后严惩”闭环链条及常态通报机制,通过持续加压、公开曝光,营造“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强大震慑场,使“虚”之伎俩在严密“防火墙”前彻底失效。

      淬制度之“钢印痕”,铲除“虚浮”土壤。作风建设行稳致远,根本在于将制度约束熔铸为思想自觉与行为习惯。制度若宽软,“虚浮”必乘隙。韩非子有云:“万物莫不有规矩。”治国治党,规矩为先。清代王夫之警世:“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深刻阐明制度严密性与执行刚性缺一不可。“木直中绳,輮以为轮。”须持续淬炼制度“钢印痕”,使其成为党员干部心中律令、行动圭臬。中央层面持续发力,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过紧日子立精准标尺;全党深化学习教育,为新提拔、年轻及关键岗位干部常敲警钟。地方探索同步深化,西藏创新推行公务公函制度与预算约束“27条”,源头拧紧经费“水龙头”。唯有让制度“钢印痕”深烙心间,方能从根源铲除“虚浮”滋生之壤,使清风正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