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导演聊天。谈话间,导演说:“其实,你也有那么一点点讨好型人格。”我愕然。
其实,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听说“讨好型人格”这个词。因为我有一个不懂拒绝的男闺蜜经常在我耳边嘀咕,觉得自己属于讨好型人格,这让他的工作和生活时常犯难。
顺着导演的“点评”,这些天,我认真地研究起“讨好型人格”。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生活中这种类型的人群不在少数。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个热门的心理学说法—“讨好型人格”。但是,我也友情提示大家,任何概念跟名词,都只是一种指称,不要忙着对号入座。
一、你属于“讨好型人格”吗?
小测试:
1.假装同意他人的观点。
2. 感觉为他人的情绪状态负有责任。
3. 经常道歉。
4. 经常对自己的日程安排有很重的负担感。
5. 很难拒绝别人的要求。
6. 在别人对你感到生气时,你感到难以忍受,并往往会选择让步。
7. 会因担心让别人不舒服而选择随大流,甚至会为了取悦别人而故意丑化自己。
8. 定期需要获得他人或周围环境的赞美,以此才能确认自我价值。
9. 一般情况下,你尽力避免所有冲突。
10. 难以承认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习惯性隐藏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
对照这些测试维度,如果你有4个以上,可能倾向“轻度讨好型人格”;如果你有7个以上,可能属于“重度讨好型人格”。
通过以上测试,我们不难发现,“讨好型人格”的核心特质,即是过度关注他人或周遭环境的需求,而忽视自己的感受。
那么究竟何为“讨好型人格”?
所谓“讨好型人格”,其实质往往是自我价值感不足而表现得没有自我需求。他从不对身边的人提出期望和要求,他们努力察觉别人的需求和希望,并设法无条件去满足对方。
其实,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但它确实会像一道枷锁,让自己活得特别累,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甚至会演变为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
二、“讨好型人格”是怎么产生的?
原生家庭
中国式家长,总喜欢把孩子培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从而忽视了孩子自己的天性。所以,“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理,大多数拥有“讨好型人格”特质的人,儿时都缺少从父母处获得的无条件的爱—无论事实如何,他们总觉得只有自己做些什么特别的事情,父母才会疼爱他们。这往往导致他们长大成人后将此思维延伸,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反馈,才能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这些情景你是否多少还有些熟悉呢?
⊙“别到别人家玩,净给人添麻烦。”
⊙“别那么不懂事,让叔叔阿姨看笑话!”
⊙“咱们家条件差,人家给的东西不能要,不能让别人看不起。”
现在看到这些成年人眼里“成熟”的托词,我只想说一句:孩子才多大呀,请不要让他承受他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东西!
孩子的天性不就是天真烂漫吗?我们为什么要扼杀呢?还要他们装作如此这般的老成和世故。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天生的,养育环境和成长的文化背景决定着我们的内在人格和处事性格。
社会认知偏差
在“讨好者”的认知中,对于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赞赏的途径,只有“讨好”别人这一个方式。
“讨好者”的内在与心态太过的无力和空虚,他们从一开始就直接忽略了他们其实可以通过努力工作,做出成就,提升自己的能力等这些方式来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认可,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讨好者”是很懒惰且不求上进的,他们就和那些幻想着通过买彩票发大财然后衣食无忧的人一样。
在他们看来,“讨好”别人是获得别人认可的最容易的途径,你只需要多说几句好话,装出善良无害的样子别人就会认同你了,别人就会夸奖你了。
但是像这种廉价的认同与赞赏不过是用来填补他内心一时的空虚和不安全感,因为廉价,所以来的容易,去的也快。醉心于追逐这种廉价的认同和赞赏,只会令“讨好者”越来越依赖和沉迷于那内心的空虚得到暂时满足的假象之中而无法自拔。
其实生活的一个真相是,你越是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越是试图通过改变自己去得到认可,你越是过得不开心,进而陷入情绪和生活的恶性循环。
性格使然
“讨好行为”已经成为了讨好者的一种习惯,成为了他人格模式的一种。“讨好者”——已经成为了他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成为了他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定义。
这一点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心理或认知问题很难被改变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因为在我们的意识层面,是我们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思维习惯,我们的认知习惯等构建成了我们的人格模式,我们的人个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变得十分的稳固,因为人个模式将我们的各种习惯和行为等等全部联系并且杂糅在了一起,在我们的认知层面中,我们即便只是想改变人格模式中一个非常小的点,那感觉起来却是我们要将自己全盘否定,我们要将自己的整个人格模式全部改变。
三、怎样战胜“讨好型人格”?
划清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学会划清自我与他人的界限,是实现心理独立的第一步。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没有人整天有空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同样,别人的喜怒哀乐也只是他人在那一刹间间的情感表露,并不能长久的影响到你。你的价值别人无权评判,只能由你自己去决定,从而切断你从他人那里不断通过讨好获取满足感的路径依赖。
培养内心的充实感与富足感
讨好者一切讨好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内心的空虚与匮乏,他们无法自给自足,所以不得不不停地从外界寻求关注和赞赏来填补。
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一颗强大的,温暖的内心,我们能够时时刻刻获得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的滋养和支持,我们就不会在外部世界中迷惘,我们就不会被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影响,我们就能坦然的接受无论是外界的赞美还是批评,我们就不会在任何人面前低下头颅,因为那毫无必要。
知乎上有句话说得很好:如果我们可以剥开任何一个“讨好者”的内在,都会发现其中有一个过度敏感和脆弱的小孩。
认真剖析自己,给自己点时间
“天才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里坦言自己曾是“讨好型人格”,并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个“讨好型人格”患者的经历和思考。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蒋方舟去东京生活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她几乎与社会隔绝。“我没有任何的社会关系,也几乎没有上网,每天就是写日记看书看展览,把自己放逐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东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基本治好了她的讨好型人格,有了远距离的机会,可以从很远的距离看待自己的生活。回国后,想要延续这种战胜,终于在某一次饭局上,面对一位老师自以为是的侃侃而谈,蒋方舟勇敢予以驳斥并摔门而去。关上门的一刹那,她感到了内心的自由与喜悦。
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并花时间去改掉一个骨子里的毛病,何尝不是一种挑战生命高地的行为呢?
PS:说了这么多,来说说我的故事吧。
我真正不是一个“讨好型人格”患者。
我讨厌所有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行为,讨厌谄媚逢迎,不喜欢随大流,对喜欢的人掏心掏肺,对讨厌的人嗤之以鼻,永远一副“骄傲做自己”的模样。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吃了这种性格的亏,因为我必须要靠自己很努力地付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在大学时代,因为不会讨好学校的某些管理层,差点与奖学金失之交臂;工作了,因为不擅长逢迎他人,错失了很多良机。有人替我惋惜,也有人替我不平,甚至有人劝我要学会圆滑世故,学会去掉自己身上的那些刺。但是我想,生而为人,我就这么点特性了,为什么要非要我磨掉那些棱角,把自己变得圆滑,然后和所有的鹅卵石一起去铺路呢?
这种特质不仅表现在我的为人处世中,也表现在我写文章中。
平时高兴的时候写点琐碎的文章。不追名不逐利,我手写我心,随性便好。
前几天我问闺蜜:“怎么样才能使我的文章实现它的最大利益化。”
闺蜜答道:“那你就要分析啊,看现在的受众都喜欢看什么啊,他们喜欢看什么你就写什么。”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有些90后年轻新媒体写手,现在已月入十万,每篇文章上万阅读量,而他们所传达的价值观,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敢恭维。为了取悦粉丝,流量变现,而去一味地迎合,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我的粉丝,永远都是理智的粉丝,永远理智而坚定地爱我。不管我更不更文,多久更文,你们都一样在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