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分享来自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的一句富含哲理的金句:
“他人的眼睛是我们的监狱,他人的思想是我们的牢笼。”
这句金句虽然是“什么是什么”这样的肯定表述,但其实我们可以将其转译成“他人的眼睛未必是我们的监狱,他人的思想也未必是我们的牢笼。”
我相信这也是这位作者的初衷,希望我们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和想法,这些其实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1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而言,眼睛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器官,而是与我们的大脑有着深度的协作。
眼睛是一个与外部世界交互的“视觉传感器”,是一种从外界获取第一手信息的视觉感知途径,也可看作是一部照相机,能够真实记录下那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在这个阶段,眼睛其实是一个信息的搬运工。
信息收集之后,就由大脑进行复杂的加工,这个时候就开始融入了每个人的主观意识了,会受个人的过往经历、底层思维、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潜意识等的影响。
这就是“有色眼镜”的来源。用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人其实是一种人之本性,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以完全客观的眼光看待他人的并不多,往往需要达到一定的思维段位、由非常强大的同理心以及足够多元化的阅历加持,能够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战胜自己的主观思想。
另外,还有两种极端的“有色眼镜”,也这就是我在《捧杀?对我没用哦!》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捧杀”和“骂杀”,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所以说,我们没有必要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
2
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能量无限的小宇宙,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人生的航程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掌舵。
当我们自己足够强大,到达一个更高维的思维层级时,就是真正可以自主掌握自己人生的开始。
到这个时候,我们并不需要视世俗的眼光行事。对高维层级的人而言,世俗眼光大部分是滞后的,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实则后患无穷,比如对于金钱的盲目崇拜,以及对于成功标准的扭曲化。
到这个时候,我们也不需要全盘接受非同维管理者的任何灌输,我们只需要以一个内部创业者的心态,保持自己的初心,让自己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行,无论自己是一个人还是拥有一个团队。
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结交同等或更高思维层级的朋友,能够时刻保持同一维度的交流,这个对双方而言,都不会成为一种监狱或者牢笼,而是时刻保持毫无压力的愉快交流。
3
然而,每个人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白,学无止境,我们总会存在短板和缺点,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这是需要我们正视的。
事实上,我们还是非常有必要接受他人的建议的,前提是对方是我们身边的师长级人物。
正如我在《我们身边的老师》中所说,我们身边的师长,或是在有些方面是我们当前所不具备,或是在某一个领域达到巅峰,或是有着更为深邃的思想和更为高贵的人格,或是愿意将自己的所知所想真正地分享出来,给予他人无私帮助。当我们自身足够强大时,身边并不会缺少师长。
遇到这样的师长,我们可以足够放心,相信经由他们的思想所看到的东西,认真倾听,内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向更好的进步人生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