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喜欢流泪,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人在流泪。因为或大或小的人或者事,可是流泪那又有什么意义呢?那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有的只是发泄一下自己糟糕的情绪罢了?可是流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浑浑噩噩的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天。
余余,从名字就可以听出她是一个不在父母的期待之下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小姑娘。是的,因为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是重男轻女的,那个年代又是在偏远的乡下,要求他们喜欢一个小女孩尤其是在有三个哥哥的情况下,那,其实是很难的。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想要儿子,越多越好,因为乡下需要种地,需要力气大的男壮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续香火,在乡里人的眼中乖巧的丫头片子永远不及三天不打上墙揭瓦的臭小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余余磕磕绊绊的却也长成了一个俊俏的大姑娘,除了瘦不识字没别的缺点,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女孩识不识字似乎不太重要,热情,开朗,活泼,对每一个人都好,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从来都以最大的善意待人,即使是生活在重男轻女,时常饥不饱腹的的环境里。
长相许是随了爸妈全部的优点,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就像那早上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还沾着露水,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因此,十里八乡一枝花说的就是她,奈何,成也“一枝花”败也“一枝花”,红颜薄命真不是说说的。可是若不信命呢,那又如何?
大壮,一个黝黑又壮实的小伙,余余家的邻墙,和她同年同月出生的,自小玩到大,感情很好,余余长这么大可以说是有大壮的一份功劳,挨饿了,有大壮悄悄藏起来的吃食,不多,有时候是点零嘴,大多数时候是一个冷硬的馍和凉的稀饭,只是偶尔会有个鸡腿,而这个偶尔仅限于过大年的;挨骂了,找大壮哥哥寻求一下安慰,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挨打了,大壮哥哥护着。因此村里人都会善意的开他俩的玩笑,“大壮,啥时候请婶喝你俩的喜酒呀?”看起来很美好是不是,就像没有在同一天出生有点点的遗憾一样,大壮和余余的人生也充满着遗憾啊!
因着余余的美貌引起了地痞的注意,是呀,谁不喜欢貌美如花的小姑娘啊,可喜欢和爱恰恰是不一样的,最浅显的理解是,喜欢,意味着得到;爱,意味着成全。大壮为了护着余余不被地痞欺负,挨了不少的打,可地痞变本加厉的找茬。最终,大壮以生命为代价护住了余余。
余余是看着大壮在自己的怀里渐渐的无力的闭上了眼睛的,至此,那个乐观善良的姑娘心已死。或许有些时候美貌就是原罪,尤其当你无力护住它的时候。或许是想通了什么吧,余余毁了自己的美貌,选择远走他乡,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春去夏来,秋去冬来,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间余余离家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里余余靠着小时候太姥姥还在世时教她的花样馒头为生,从沿街叫卖到酒肆做工再到开自己的店……期间的辛酸不可为外人道也,没人能和余余感同身受,可以做到理解她就已经很不错了。
余余在有余力之后就收养了一个弃婴,是个女孩,最初是娘俩相依为命,渐渐的,女孩越来越多。索性就办起了孤儿院,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听着悦耳的童声,余余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都给了彼此一个家,彼此温暖着、治愈着彼此。
往后余生,余余虽累,却是很幸福的,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说的也不过如此,老太太走的时候很安详。
摆脱烂人、烂事,勇敢的与过去的自己说不,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是余余的新生也是大壮对余余最后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