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学中医免不了要读医书,然而读医书的过程中大多人都不读序。为啥要读序?读序是为了明白古人写书的目的,与古人更多第共鸣。
曾经每天上午的诵读伤寒论之前,都有个读序的过程。既是为了仪式感,也是为了告诫自己。有一天深夜,突然闪过“余完族素多,向余200,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感同深受而泪流。当你身边大多数的亲人因为疾病而离世,而你无能为力。那种痛苦激励着张仲景成为了医圣张仲景,也将激励我们青年中医砥砺前行。
正如李嘉诚在《愿力人生》中所说: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
医学衷中参西录自序
张锡纯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一介寒儒,伏处草茅,无所谓建树也,而其愿力固不可没也。老安友信少怀,孔子之愿力也;当令一切众生皆成佛,如来之愿力也。医虽小道,实济世活人之一端。故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而此愿力之在锡纯,又非仅一身之愿力,实乃祖训斯绍也。
按:张锡纯童鞋说愿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你想成为是什么样的医生?学医可以混饭吃,成为一名医工,也可以成为一名大医泽厚苍生。那么怎么做呢?庄子在《逍遥游》里说: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就是告诉我们到郊外玩,准备一点粮食就好了,还吃得很饱。如果要从北京到厦门,那你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呢!愿力之大,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是倍于常人的。接下来张锡纯童鞋讲了他和医学的缘分。
锡纯原籍山东诸城,自前明迁居直隶盐山边务里,累世业儒。先祖友三公缵修家乘,垂训来兹,谓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可以学医。盖即范文正公“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之意也。锡纯幼时,从先严丹亭公读书,尝述斯言以教锡纯。及稍长,又授以方书,且为指示大意。谓诵读之暇,游艺于此,为益良多,且又遵祖训也。
特当时方习举子业,未能大致力于斯耳。后两试秋闱不第,虽在壮年,而淡于进取。遂广求方书,远自农轩,近至国朝著述诸家,约共搜阅百余种。知《本经》与《内经》,诒之开天辟地之圣神,为医学之鼻祖,实即为医学之渊海也。迨汉季张仲景出,著《伤寒》、《金匮》两书,为《本经》、《内经》之功臣。而晋之王叔和,唐之孙思邈、王焘,宋之成无己,明季之喻嘉言,又为仲景之功臣。国朝医学昌明,人才辈出,若张志聪、徐大椿、黄元御、陈念祖诸贤,莫不率由仲景上溯《本经》、《内经》之渊源,故其所著医书,皆为医学正规。
特是自晋、唐迄今,诸家著述,非不美备,然皆斤斤以传旧为务,初未尝日新月异,俾吾中华医学渐有进步。夫事贵师古者,非以古人之规矩、准绳限我也,惟藉以瀹我性灵,益我神智。迨至性灵神智洋溢活泼,又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伸触长之,使古人可作,应叹为后生可畏。凡天下事皆宜然,而医学何独不然哉!
按:张锡纯童鞋讲读书人大多抱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想法,所以小时候有了解。大了呢,运气不大好,没考上科举。干脆就看医书了,专业当医生了,看了很多书。得出的结论就是以四大经典为原则,以各家贤人为参考,有恒有变,引申变化,这样子就连古人都会为你点赞,打Call。还说了这是万事万物学习的规律,以常衡变,融会贯通。
锡纯存此意念,以孜孜研究医学者有年,偶为人疏方,辄能得心应手,挽回沉疴。时先慈刘太君在堂,锡纯恐温清有缺,不敢轻应人延请。适有以急证相求者,锡纯造次未遽应。先慈谓锡纯曰:病家盼医如溺水求援,汝果能治,宜急往救之。然临证时,须多加小心,慎勿卤莽误人。锡纯唯唯受教,自此临证者几无虚日,至今十余年矣。今汇集十余年经验之方,其屡试屡效者,适得大衍之倍数。方后缀以诠解与紧要医案,又兼采西人之说与方中义理相发明,缉为八卷,名之曰《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客适至,翻阅一过而问曰:观子之书,多能发前人所未发,于医学诚有进化,然今凡百事皆尚西法,编中虽采取西人之说,而不甚采取西人之药,恐于此道仍非登峰造极也。
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但是有了个原则指导,就有了方向,这一研究就有好几年呢。不过偶尔效果还挺好。但是自己还是有点担心,不怎么敢放手。这时候老母亲鼓励我,胆大心细,剑胆琴心是中医,加油,骚年!从此放手一干,积累了好多年,写下了一本书。(PS:刻意学习这本书里提到要有目的性的学习。效率高,徐大椿老师申明此道,刚出道就博采各家论著,写了一本综合论述,质量还挺高,咱们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带有目的性去学习。)
被人看到提了个建议:写的不错哈,但在崇尚西医的大背景下,用了西医的理论解释中医,却不采用西药是不是不合理?
答曰:中华苞符之秘,启自三坟,《伏羲易经》、《神农本经》、《黄帝内经》是也。伏羲画《易》,在有文字之前,故六十四卦止有其象,而能包括万事万物之理,经文王、周公、孔子阐发之,而犹有余蕴。《本经》、《内经》之包括医理,至精至奥,神妙无穷,亦犹《易经》之包括万事万物之理也。自周末秦越人后,历代诸贤,虽皆各有发明,而较之三圣人之阐发《易经》,实有不及,故其中余蕴犹多。吾儒生古人之后,当竟古人未竟之业,而不能与古为新,俾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是吾儒之罪也。锡纯日存斯心,孜孜忘老,于西法医学,虽尝涉猎,实未暇将其药饵一一试验,且其药多系猛烈之品,又不敢轻于试验,何能多采取乎!然斯编于西法非仅采用其医理,恒有采其化学之理,运用于方药中者,斯乃合中西而融贯为一,又非若采用其药者,仅为记问之学也。特是学问之道,贵与年俱进,斯编既成之后,行将博览西法,更采其可信之说与可用之方,试之确有效者,作为续编。此有志未逮之事,或即有志竟成之事也。
按:张童鞋怒答一波说:我国医学很伟大,经典内涵极其广阔,但是经典之后的著作,都是片面的,里面还有很多深意,我们要做的是挖掘古人尚未挖掘的经典之中的内涵,千万不能拘泥守旧,而不敢创新。没能发扬我们中医学于世界之巅,是我们读书人、中医人的罪过啊。西药副作用太猛了,我不敢轻易尝试,所以也不过多采用。希望能以中为体,消化西医的理论为中医所用。这是我的目标和方向。
小结:在中医界,公认的第一可法之书便是《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前辈用古人含有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阐述了对医学的探讨。因其逻辑内核,所以经验重复率大有提高。中医学内涵深刻,但比较抽象,一不小心就脱离了实际,成为文字游戏,并且临床运用难以把握。自己曾治一亲戚崩漏,当时舌下络脉迂曲,唇暗,考虑有瘀血。治疗后效果尚可,但是后来医院检查是卵巢癌。是的,或许有效,症状改善,但这个病并没有根治。想想就觉得可怕,脊柱发凉。尹老师常说,在21世纪的中医不应该排斥现代医学,张仲景也会赞成CT和X光,人人都得饮上池之水,察见五脏六腑难道不好吗?张锡纯前辈开创的衷中参西之路,是他研究出来的发扬中医之法,如今西医更加发达,我们有着更好的条件,更好地衷中参西,发扬国学。医无中西,存乎一心。Apple和苹果,本质都是一样的。
青年中医,青年责任。
道力不足,愿力突破。
没有路就走出来路,越来越能体会,坚守中医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