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否认感受
通过否认孩子表达出来的感受,从心理上控制孩子。比如孩子明明不冷,但是“妈妈觉得你冷”,一定要她加衣服。或者孩子摔了一跤,哇哇大哭,你说:“你是男子汉,摔一跤怎么会疼呢?”感受是孩子内心自然产生的,它没有对错,如果一再否认孩子的感受,他以后就干脆不再跟你说了。
我们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矫正想法,但是对于孩子的感受我们只有接纳,之后解决问题也会更容易。我们的目标不是孩子一时的听话,而是长期的心理健康。
2压制思考
如果经常不跟孩子解释道理,启发他对问题的思考,而是直接说“你以后就明白了”这种话,让他直接服从。那孩子可能就会想,原来我的思考是靠不住的,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对错,失去自主性。
其实孩子有疑问或者不同意的时候,就表示他们已经可以对这些事情进行讨论了。这时候,重要的并不是你能不能说服他,而是你能不能够尊重他表达自己的意见,你有没有鼓励引导他去思考。
3激发内疚
其实在我们小时候也都或多或少的中过招儿,父母会说:“我都是为你做了这么多,你还这样那样的?”“我们是为了你才忍着不离婚的”……如果我们总是激发孩子的内疚,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我的错,是因为我这个世界才变得这么糟糕。不要把感恩教育变成内疚教育!
4有条件的爱
孩子表现好,你就对他百般的喜欢;如果表现不好,就对他很冷漠。这会让孩子贬低自我价值。会让孩子怀疑:爸妈真的爱我吗,还是只爱我的表现?孩子会认为:我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我的表现有价值;我只是满足父母期待的工具。
5动机分析
比如孩子不喜欢奥数班,你说:“什么喜欢不喜欢?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不就是懒嘛!”或者你叫孩子穿一件衣服,他却说另外一件更好看,于是你说:“胡说,明明是这件好看嘛!你就是故意跟我作对是不是?!”就算孩子还小,他也需要自己的心理空间。假如孩子觉得爸妈能够看穿我的一切,那他肯定做什么都战战兢兢的。
6激发焦虑
只有父母不焦虑了,孩子才会心理健康。很多父母都是太着急太担心太希望把孩子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培养,才会一方面对孩子的身体呵护备至,另一方面对他的心灵挥起各种武器,打得遍体鳞伤。
关键在于,你当然要对孩子有要求,但这个要求不是对你付出的回报,而是他本来就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