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未见诸葛亮之前的刘备
(五)刘备用十年时间从义(民)兵头领升到汉室将军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那么些年,经不住刘备三顾相邀,最后选择相信刘备,从此一生跟着走。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刘备当时的身份和处境。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刘备因率义兵镇压黄巾有功,从平民当上了“安喜尉”(安喜县公安局长),因为打了上差“督邮”辞职跑路。后来又因为讨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下密县副县长)。
“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战有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简单来说就是:刘备丢了下密县副县长的官职后,又当了高唐县公安局长(都是抓贼的小官),终于升职为高唐县令。又被起义军打败,投奔了公孙瓒(是刘备老同学),公孙瓒上表朝廷委任刘备为别部司马(一个有名分没待遇的军官,自收自支,估计相当于后世的忠义救国军)。领着人马和青州刺史田楷帮着公孙瓒抵御袁绍势力的扩张。因为作战有功,先代理平原令,后实任平原相。
曹操以报父仇名义攻打徐州牧陶谦,陶谦求救于田楷,田楷和刘备一同往救徐州,当时刘备只有军兵一千余和饥民几千人,到了徐州后,陶谦给增配了四千军兵。刘备就脱离了田楷的编制。陶谦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不久,陶谦病故,陶谦部下糜竺陈登等迎接刘备进驻徐州,领(代理)徐州牧。
刘备领徐州牧属于糜竺陈登等地方官员私相授受,必须要得到朝廷的认可才算合法有效,而当时的朝廷乱作一团,“王命断绝”。于是,陈登等人遣使拜访袁绍,说:我们徐州陶大人去世,老百姓无主,为防“奸雄”(估计是指曹操等)乘机占领,影响盟主(指袁绍)大业,“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袁绍远在黄河以北,哪里管得到徐州的事,只要不是被曹操等人占据徐州那就是好的,乐得顺手人情。当即回答:“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意思是:刘备是好人,你们认可就好,我没意见。曹操正要围攻徐州之时,吕布在背后偷袭曹操根据地,曹操无奈只得从徐州退兵。事已至此,曹操索性也表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至此,刘备算是成了汉室的高级官员。时为公元196年,此时刘备36岁,诸葛亮年方十六,居家读书。
不久,刘备被吕布所乘,败,丢了家小,向吕布求和(即投降)后,得妻子家小。吕布同意刘备暂住小沛。刘备整顿人马后力量渐增,又让吕布不爽,复提兵来打,刘备再败,投奔了曹操。曹操委任刘备为豫州牧,从此人称刘豫州。曹操帮助刘豫州重整人马回战吕布,再败,又丢了妻子家小。曹操亲自出征,终于擒杀吕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刘备随曹操到许都,曹操再表刘备升为左将军。至此,刘备算是汉室军方的高级将领之一(袁绍为大将军,袁术为后将军)。此时刘备38岁,诸葛亮年方十八,居家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