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Tee桑,一个画画,摄影和写作的准自媒体人。
《精进》读书笔记
<用更勇敢的方式去生活-序>
生活不应该只有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状态,它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并且有着具有不同纵深的内涵。PⅡ
这本书打开了我们人生的七个侧面,它们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PⅢ
01 <时间之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决定了他可成为什么样的人。P1
在三维的世界里,时间是一切的束缚。
时间需要郑重的态度。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P3
生活需要郑重的态度,需要审视客观的去做一切事情。
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视角:第一种是积极过去的视角,第二种是消极过去的视角,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第四种是宿命论视角,第五种是未来视角。这五种视角每一种都不完美都各自有缺点。P5
作者认为人要不停地转换时间视角。而我更喜欢第一种和第五种视角。
由当下向过去和未来延展。从「时间平衡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这些观点出发,有十条建议: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严肃的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留意自己的时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5从现在出发连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行动更加有序;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9视未来视角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即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P7
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
一方面,从「远期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应该「重战术、轻战略」,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去做」上;另一方面,从「近期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逃避成本,甚至可以采取一些「极端」措施,彻底打垮拖延症等问题。P13
想要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采用下面两个策略:
1使远期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P13
如何评判一件事是否值得做?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利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感情层面,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我们称之为「收益值」;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减缓的速度,我们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久。P14
根据「收益值、收益半衰期」来把时间分类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牛人进行一场对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买一件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吃一顿很爽的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练一小时书法、读懂哲学的一个章节、背单词、回复好友一封信...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漫无目的的刷微,组织一场网络掐架...P16
现代社会人容易陷进「两个无能」,选择无能和执行无能。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越重要,内心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托,最后一事无成。
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原则是: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