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真是一部既悲又惨的电影,尽管悲伤至极,我却没有流泪要同情的意思。人的一生看似有无数次选择的机会,却又好像从一开始就既定了人生的道路。血缘是没有办法选择的最开始,亲人是人生之路开启的第一步。基因里遗传的因素,生长环境的影响几乎就决定了这一生的大致走向,它们共同的作用下预测了人生中的种种可能。人人都渴望爱,但剧中人沉浸在自我的悲伤里没有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更不懂得如何去表达爱,还误以为从来没有被人所爱。最怕用错误的方式去爱内心深爱着的人,遗憾和错过再夹着些误解和冲突……悲剧由此而来!
松子的悲剧像是放大了的无数个普通平常的悲剧!事实或许会伤人,但不要以自以为好的方式去对人,更不要因为自己的悲伤迁怒于人。幸福可以传染,悲伤不得转嫁。人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更有爱与被爱的选择,但最基本的是需要与被需要的价值认同。渴望理解的人只有说出自己的理解才有可能知道自己能不能被理解。如果父亲能读懂幼时松子的讨好,如果松子能更理解父亲的烦恼,如果自诩太宰治的作家爱人是个温柔体贴的正常人,如果没有暴力、利用、发泄的其他人,如果松子能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如果松子能感受到正确的爱又能够避开以爱之名的绑架和伤害……可惜没有如果,一切就只能以悲剧收场,得不到救赎!
剧中提到了作家太宰治,一个无法拥有幸福感的十级惨人类。有人说文学需要经历,创造文学需要经历苦痛,而越是有才华的人越痛苦,比如太宰治,一生经历坎坷却在别人眼中是幸福的,如果人们眼中的幸福仅仅就是物质上的不匮乏,那么出生地主富豪之家的太宰治的确应该是“幸福的”,可是那些鲜为人知,难以向为外人道的痛苦经历又该如何释怀?对于精神世界的贫瘠从来未有人过问,剧中松子最后留下的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出自太宰治《人间失格》一书,这是多少精神遭受创伤却无力自救的孤独者的共同心声。这一点上,松子和太宰治并无不同,长期处在黑暗之中的人不敢相信光明。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