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真真假假,对对错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得清楚。
清明睿智的人,不会轻易地用狭隘片面的角度去评判一个人,也不会轻易地被一些虚假的表象所迷惑。更不会听信谗言人云亦云。
越是认知水平低,浅见寡识的人,越容易受人蛊惑,随波逐流,从而对事物做出误判,造成无端的祸乱。
《素书》里说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殚:摈弃、摒除;
恶:恶行、恶事;
斥:驳斥、痛斥;
谗:谗言、谗佞。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的意思是:要摈弃邪恶之徒和恶行,不要听信小人谗言,驳斥谗佞之辈,就能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谗言就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或是捕风捉影、渲染夸张,或是激化矛盾、挑拨离间……邪恶和谗佞就是一对双胞胎,从古至今谗佞小人都是制造事端的祸根,听信小人谗言会导
01
唐朝一代奸相李林甫,性格阴险柔弱,善于鼓弄权术,搬弄政权。做上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都称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里说到:“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在宫中广泛结交宦官、妃嫔,因此对唐玄宗的心思了如指掌,每每李林甫进朝奏对,总是能够猜中唐玄宗的心意,因此对李林甫很是赏识。
在李林甫的蛊惑下,唐玄宗接连对局势做出误判,不仅杀了包括太子李瑛在内的三个儿子,而且有很多忠臣也因李林甫的挑拨而遭到贬官,其中就包括“开元盛世”名相张九龄。
李林甫怕有战功的将领入朝为相,分散自己的权力,便建议唐玄宗用胡人为将,唐玄宗就起用了安禄山、哥舒翰等人,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唐玄宗晚年政治腐败,和他有莫大的关系。
对此宋朝罗大经的《听谗诗》总结的很到位:“谗言谨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
02
可见谗言的杀伤力有多强。有多少家庭矛盾是因为谗言起的。
李姨在街上跟陈姨闲聊,说到家务活的事,无意中提到了儿媳妇小丹,随口说了一句::“她从没拖过地。”
本来也没什么恶意,但陈姨听了后看热闹不嫌事大,回头就去跟张姨渲染了一下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懒了,像李姨的儿媳妇,李姨说她在家里从来都不干活的。”
张姨听了去跟林姨更是加油添醋地描绘一番:“李姨真是倒了大霉了,娶了个啥都不干的儿媳妇,家里的活全扔给李姨一个人,李姨满肚子委屈也没办法。”
最后这些话一传再传就传到了小丹耳朵里,小丹听了也满肚子委屈,原来小丹生完孩子之后就落下了腰疼的毛病,一干重活就犯病,所以拖地的活要么李姨干,要么李姨儿子干。
像做饭、洗衣服其他轻点的家务活,小丹一有空都是会帮忙做的。一家人本来都互相理解,没啥意见的,没想到李姨无意中一句话,变成了背后抹黑儿媳妇的谣言,既把小丹变成了不讲理的懒媳妇,也造成了本可避免的家庭矛盾。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无论是家庭、职场还是社会上,搬弄是非都一样存在很大的隐患。所以说:“闲谈莫论人非。”不仅要驳斥谗言,自己也谨记不要做谗佞之辈,不要做祸乱之首。
03
战国齐威王时期,齐国一个叫即墨的地方有个大夫,他非常善于治理地方,通过削减赋税来减轻百姓负担,通过严刑峻法来震慑恶人。在他的治理下,即墨这个地方经济富足,百姓安居乐业。
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因为没有得到即墨大夫的好处,或者出于嫉妒的心理,常常在齐威王面前说即墨大夫的坏话。
齐威王听了之后派出自己的心腹之人,到即墨去了解情况,了解到即墨大夫其实是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于是齐威王不但没有处罚即墨大夫,反而给他很多奖赏。
还有一个是阿地的大夫,这个人整日不理政事,成天沉迷于酒色之间,百姓的生活他不管不问,却善于结交达官贵人。阿大夫把剥夺百姓的财富用来贿赂上级,齐威王身边的人接受了阿大夫的好处,就经常的在齐威王面前说阿大夫的好话。
齐威王同样没有听信一面之词,也派了心腹的大臣去阿地实地调查,阿大夫果然露出马脚,被齐威王杀掉,连那些以前为阿大夫说好话的大臣也吓得半死,从此也不敢轻易接受下级的贿赂了。
人们说任何话,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片面性的,对自己有利的总会夸大其词,就像一些虚假宣传的广告;而对自己不利的只字不谈,掩盖事实。就算是诚实的人,也只是比较诚实而已,绝对诚实的人本来就很少见。
听风就是雨的人,思维容易被他人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溜须拍马的话,对一般人来说很受用,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这更容易对人产生误判,假话真话无法辨别,被有阴谋的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所以“殚恶斥谗”,能使人生减免很多祸乱,远离小人,是避免祸害,洁身自保的必要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