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皮囊的第一篇我就认识了阿太。 99岁的阿太是个很牛的人,总觉得阿太像怪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外婆50多岁突然撒手时,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都怕她想不开。但是阿太在那场葬礼上,一声都没有哭,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斜着眼,像对其他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接下来一家人慌乱,阿太却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阿太曾经还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读后感·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等阿太出院,我问阿太故事的真假。"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后来,阿太去世了,在一个很平常的早上。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吗?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以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裹,来去多方便。"那一刻我懂得了阿太曾说过的一句话,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读到这我理解了作者写皮囊的含义。
皮囊的第一篇就是妈妈的房子。我那时候总以为这位母亲,有点虚荣,后来渐渐明白,她这样做的道理。作者的父亲生平以建最好的房子为自己的梦想,后来却因为疾病,梦想不得而终。而母亲为了父亲的愿望,她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于此。
在这个贫困的家里,他们家是村里最早盖平房的一家,是村里最早盖小洋楼的一家,看到周围建起了三层小楼,作者的母亲又外再加一层,小楼骄傲的俯视着周围的一切。后来因为政府扩建拆迁掉了那四层楼的一半,那拆了半面的楼房,却又被固执的母亲修好。为了搭建房子完成丈夫的愿望她不惜让儿子负债,让女儿放弃自己爱情 ,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困苦。
《皮囊》让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人活着不仅是为了好看的皮囊,人活着更是为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