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喜好都是由自己的价值观所决定,价值观不同,所以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就自然不同。《人民的名义》能引发争议,能让很多人从中看到不同的结果,能引发多个阶层人民的思考,无疑是一个很成功的作品。
祁同伟和高小琴两个人,虽然是反派角色,但却凭借着“奋斗史”迅速俘获人心,在网上竟有一片“支持祁tw,讨厌侯亮平”的呼声。究其原因,祁同伟的成长更值得人同情,他更像一个现实社会中的人。针对人们对此角色的喜爱,我做了一个简单剖析:
一、有情有义。
我们看了电视剧都知道,祁同伟是农民出身,在省里当了“大官”后还能不忘父老乡亲,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他能帮都要去帮(要知道在上大学时他还在吃别人的剩饭,那时候这些穷亲戚却是大多都未能给他帮助的)。我也是农村长大的,虽然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的就是现实中确实很多地方都是“人情社会”,在农村现象更为严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个老一辈的期望,我想小时候他应该是听过这句话的——你也知道咱这日子多难,幸亏亲戚们互相帮衬着,以后有了出息,一定别忘了提拔提拔咱这些穷亲戚啊!所以他的这个做法首先就获得了大量“人情社会”支持者的拥护。
二、历经挫折而成功
这也是祁同伟与高小琴惺惺相惜的一点,两个人都是出身贫苦——一个是吃残羹剩饭,一个是出门都没有鞋穿——却凭借自己能力达成了今日的成就。剧中高小琴也说道“能力之外的一切资本为零”,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将成就归结到了能力上,这种能力甚至包括下跪或被侵犯(也许在其认知中是一种对现实社会无奈而屈从的能力)。祁同伟从毕业时也是踌躇满志,希望做一番事业的青年,而且有能力、有胆识,却因为拒绝了一个比他大10岁的女人的爱意而被权利所限制——先是调到与女友很远的小乡村,兢兢业业工作,后为缉毒身中三枪,却仍不能翻身,这是独权的可怕,也是在独权下有志之士的可悲之处。在奋斗没有结果后,他当时的丈人同样有权利改变他的命运却坚持着权利不滥用的底线,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对现实低头,然后就是左右逢源,一路高升的日子,从“捷径”走向了“成功”。而我们现实中的人也是很容易经历挫折的,如果在这时候有这条“捷径”,也有不少人会选择走上去吧?
三、豪气冲天,有着那份男人的狂傲
祁同伟一直没有变,就像高小琴所说,他永远是那个想要“胜天半子的棋疯子”。
我是拼了命的要把我失去的尊严给夺回来,我不是一个马前泼水的小男人,所以我犯不上在女人面前就趾高气扬的,我要的是这个世界在我面前低头!
看看这句话,再看看那要“哪怕死也要胜天半子”的决心,仿佛没有理由不喜欢他的。甚至就连死,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含枪自杀。是啊,在他的观念中,他才是命运的掌舵人,没有人能审判他,他是要胜天的人,天又如何?在这一点上,他竟然像一个反派中不应存在的大英雄。
讨厌侯亮平的人,是因为感觉他不食人间烟火、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妄自评论自己没经历过的事……(这儿只说讨厌的原因,优点我觉得太多,自动忽略了。)
为什么说这是问题呢?
1.人情社会
剧中有鲜明的两个极端的人情社会和反人情社会的案例,就是祁同伟和达康书记。为了反人情社会,李达康甚至连自己知道有能力去做事的“易学习”也不予推荐,对于经商的朋友“大路”更是像躲瘟神一样躲着,当然在最后他变了,还不算晚。而祁同伟则是太“通人情”,亲朋好友大都安排到了自己部门,不识字的亲戚可以去做协警,甚至轮奸的事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从不敢任性”,却借着人情社会的旗号做了很多任性的事。而且,因为权利而让很多人失去公平竞争的权利,你认为是正当的?当你因为内幕失去你很适合的一个工作,你会是什么感受。
2.“潜规则”和有权任性
祁同伟和高小琴其实都是悲情人物,是权利和金钱下的受害者。祁同伟,毁于梁璐父亲的有权任性,让他从开始就注定不能有所作为,就算拼了命换来的荣誉也抵不过强权在手的一句任性的话。高小琴呢,则是毁于行业的“潜规则”,在渔村长相甜美的双胞胎,在外工作时却多次遭到性侵,而小琴为了保护妹妹每次都抢着去,让我们一阵心酸。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同情祁同伟、高小琴而认可他们做的事,他们的命运是被权利和金钱所注定的,正如他们所说“没有退路”,就算换两个人也是同样的结果。这对苦命鸳鸯的结局应该让我们敲起警钟,怎么去根除权利的任性和行业的潜规则,而不是因为同情而谅解他们被权利和金钱压迫下所做的“无法回头”的事。
3.人自身的矛盾
如果一个狂傲不羁、豪情万丈的男人因为讨好他人而去做违心之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剧中的祁同伟,就因为想要上位而做出哭坟、去陈老家刨地的阿谀奉承的违心之事,这与他大喊“胜天半子”和“天也不能审判我”时的形象相差极为明显。他怕上不了位、怕穷、怕自己的违法行为被暴露,做的坏事太多却又有那份英雄豪气,但做的坏事越多,他的内心就越纠结,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祁厅长紧皱眉头的样子。也许从被权利所迫走到这条路开始,祁同伟的心就再也没有踏实下来过吧,死亡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
4.“仇富心理”
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但会嫉妒收入更高的乞丐。
人们讨厌侯亮平,根本原因还是他说话的自大,不能“通人情”的设身处地去想到祁同伟的遭遇,因此不喜欢同样出身却没受到权利压迫的侯亮平。
可是,虽然电视没演,但思维如此缜密的侯亮平怎么会没想过呢,在当时的环境下,除了陈海的父亲能为陈海说公道话,侯亮平、祁同伟随便一个人被梁璐的父亲有权任性的玩法所压制,结局都会是这么一条不归路吧——除非他们想老死在乡镇,从两个人的志向来看,此选择基本不可能。所以侯亮平应该是想到了,所以才与祁同伟惺惺相惜,在最后还想争取保住祁同伟的生命,或者说两个人都想到了,如果当时权利施向侯亮平,那今天的结局正好相反,所以侯亮平知道最后祁同伟是不会杀自己的,因为,自己是活着的另一个他。换句话说,侯亮平就是当时没被权利迫害的祁同伟。他当时说的那句“从他跪下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这个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了”,应该不是对祁同伟的差评,而是对被权利所迫的另一个自己的不忿,对有权任性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