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光之下无新事。(传道书1:9)
连日大风,将天空扫得一片灰蒙。
木叶不再只是轻摇,而是在风中狂舞,发出如潮水般的哗响。
有电动车驶过,惊起了正在啄食的小麻雀。它们迅疾地飞散,发出“叽叽”几声短促的惊呼,有的落在车顶,有的钻入车底。
我喜欢看那些隐匿在草丛里的鸟儿,它们埋头啄食草籽与小虫,偶尔发出“啾啾”两声,模样专注,带着一种风暴间隙中的安然。
在这样的大风天,鸟儿很少落在空旷的路面。
婆婆说,小动物们可精明了,它们知道此刻最安全的地方是低处与有遮蔽之处。
秋天,是万物成熟,亦是万物开始凋零的季节。
门前的冲田里,婆婆在挖中沟,等天一放晴就种小麦。
公公挥起斧头,用力砍向树,“咚”的一声,斧头再次落下。
田边树木繁茂,每年冬天都会被砍伐,到来年又会迅速长成一片树林。
一场风雨过后,放晴的日子里,土地在雨水的反复浸泡与蒸腾中变换着模样。
稻场边,野生紫茉莉的玫红色花朵微微合闭,有的结了小地雷似的黑色籽粒。
我在心愿姐姐的文章里读到,它也叫晚饭花或“地雷花”。
牵牛花的蓝紫色极为妖娆,它们可以一直开到霜降。
野生的植物大多蕴含着药性,药食同源的也不少,譬如鸭跖草。
世间万物,皆有其价值。
草木不言,却自有其生命的光华。
堰埂上的杂草,明显颓败了,狗尾草结了微红的穗子,木子树的变化更是触目惊心。
一场大风,便是一次褪色。
草丛里传来微弱的“吱吱”声,因为骤冷,虫鸣声若有若无。
提着桶去门前树上摘柿子。上个星期回去看,柿子还是青皮的,如今已渐黄了,枝头的叶子也掉了许多。
树下不知名的草,开着小小的花,素白,仿佛还带着春天时的模样。
有一种植物被踩弯了,依旧蓬勃生长。在这一点上,感觉人远不如植物那般从容自若。
植物从不抱怨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每天去大自然中认识一种植物,是何等快乐。
秋分时节,何止木叶飘零。
一片硕大的杨树叶,青黄中仍透着光泽,像最后的勋章,静静落在路中央。
一场风过后,杨树叶子会被剥个精光。
我既喜爱枝叶苍碧的树,也钟情于冬天里不着一叶的树。
那清奇的骨感,宛如一幅素描,每一根枝条都清晰且富有韵味。
中午时分,天光有些亮,有淡淡的光线挣扎着洒在玻璃窗上,划出一道转瞬即逝的线。
远处的山峦在风中显得格外清瘦,秋意在这场风的催逼下,愈发浓重,绿色正加速退去。
大路边,村民们把猫扔在我家篱笆旁了。猫顺着路,跑到家门口喵喵叫个不停,婆婆看猫可怜,给它喂食,它或许是寻到了一处更可躲避风寒的角落。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能顽强活下来的生命,都值得敬畏。
风扫落了木槿最后的花,不留一丝眷恋。
窗台上,几枝桂枝在清水瓶里,让满屋弥漫开清甜的香气。
它不浓烈,却径直渗进心里……
最深的秋意与安宁,或许就藏在这一缕对抗着风声鹤唳的幽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