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朋友圈中看到朋友转发的一篇文章“巨婴国为什么会下架”。突然就很好奇,然后发现真的在网上搜不到,在店里找不到,还是好兄弟帮我找到了。等了好久才有货,半个月后才到手上。人总是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才会珍惜,容易得到的就不那么珍惜了。
以前接触心理学的书不多,作者觉得大多数中国人在心理上都是婴儿,一下吸引住了读者,作者凭什么说我们是婴儿,我们这么大了,大家比较注重的成熟,都觉得自己很成熟,为人处世,情商很高。
整本书看完的第一个想法,这个人在说我,但是我还是比较冷静,静静地听他怎么说我的,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还是觉得他说的对,甚至频频点头。作者大胆认为中国的集体心理年龄,没超过6个月。
一、共生
中国人都处于“病态共生”,国人中如大家庭、集体主义、没有界限、拒绝AA制、以己度人、统一思想……
二、全能自恋
6个月前的婴儿会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大多数中国男人都有皇帝梦,而中国女人多有皇太后梦,都希望自己拥有无上的权力,要整个世界围着自己的想象转。在任何一个公共体内,巨婴们都在争夺唯一说了算的话语权。
三、偏执分裂
所谓偏执,即我的判断,我的意愿必须坚持下去。所谓分裂,即事情一分为二,且两者不能并存。譬如,好坏不能并存。具体而言,一旦有任何失控,婴儿会想,既然“我”控制不了这件事,那一定是“我”之外的力量控制的;并且,因为失控多是不愉快的,所以控制这件事发生的力量是敌意的,并且是主观敌意的。譬如,家里少了钱,父母或老人会怪罪孩子。丢钱,意味着失控;失控,就一定是我之外的力量干的;这个力量是恶意的;最容易控制不了、但又最容易归罪的就是孩子,所以要去怪他;他既然是恶意的,还不承认,必须逼迫他承认,这样这份“坏”才能控制……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则是讲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一、结婚
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多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做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做选择时也常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
想想古代中国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陆游唐婉、许仙白娘子、牛郎织女……基本上都是悲剧,拆散这些爱情的力量多是来自家人。譬如《平凡的世界》中,考虑家庭的利益,成了一对对恋人不能走到一起的直接原因。
二、婚姻生活
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润,也因为重男轻女性令女性严重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怕孤独,于是去抓丈夫,控制丈夫。丈夫又不想被妻子紧紧抓住。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
三、生子
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丈夫逃离妻子时,会愧疚与不安,也担心后院失火,当发现儿女可以填补妻子内心的空洞时,他们也会将儿女推向妻子身边?所谓的恋母情结,在中国出现了变异,爸爸甚至不与儿子竞争,而是迫不及待地将儿子推给妻子,这样他就自由了。
四、新一代的恋爱
这样的男孩女孩长大了,男孩抗拒情欲表达,抗拒亲密,同时被动;女孩则不知情欲是何滋味,并因被抛弃的创伤,而对亲密有强烈渴望,但又觉得得不到,所以会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就是被动的男人。于是,又重复但第一个--夫妻之间缺乏情爱。
接下来我想谈谈集体主义,因为我从大学开始就处在集体主义中。一开始,犹豫个性比较突出,在集体中过得并不如愿。长时间的适应,已渐渐融入集体生活。但是心中还有一颗微弱的火苗。陷入集体性自己范畴内的人,自己要做好人。但对于非我族类者,则觉得其心必异。在集体环境下,个人自身,必须献给别人或者集体,这样才能被承认。如果有私心,你得低调,在黑暗中为自己谋取什么。而个人主义的核心,是对每个个体的尊重,特别是以任何形式去侵犯个体的利益。相反,在集体主义下,强势一方,可以轻易使用集体的名义,去侵害个体的利益。譬如,有关部门可以说,为了城市市容打击小商贩,为了城市建设而强拆。关于集体主义,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洪水来了,一个青年去抢救一根集体的电线杆。于是大家开始争论,这个青年到底值不值得。最后上头说,别说一根电线杆,就是集体一根稻草,都值得这样去抢救。而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哥哥问弟弟,如果杀死一个小女孩,整个世界就可以得救,那么可不可以这样做,弟弟犹豫了一会,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不可以!”。不能以集体的名义去侵害任何一个个体。
第二个比较赞同的是,春运。春运这一典型的中国图景,是中国大家庭这一集体无意识的呈现。那些不顾一切归家的人,你是归向家庭温暖的怀抱,还是一个大家长的权势?你是享受这个家的亲密,还是只为了一个团圆的幻想?由于工作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吧,工作后第三个年头,才回家过年。其实前两年过年都想回家,当真的回到家中,其实才觉得并没有那么想回家。
破碎无处不在,痛苦也无处不在。春节的团聚,爱,成立家庭。都是孤独心灵在寻求链接。但希望我们能真的抱慰彼此,而不只追求形式上的完整。
最后讲讲,国人的跟风思想,千人一面。国人常见的一种心理是,大家要什么,我就要什么,大家什么样,我也怎么样,由此构成了千人一面,都活得一个样。所以,在最好该结婚的年龄结婚,不能离婚,该要孩子的时候要孩子,不能丁克……然而我们又要攀比,于是变成,我要的比别人多一点,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但这种优越,还是同质化的渴望,大家都挤一条路。但是有个性的人,不想和大家一样,不想那么早结婚,不想生孩子,但是就会引来家人、其他人的劝谏甚至白眼、背后议论与风凉话。因为你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想让你和他一样,这样他才能决定自己是对的。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影响也很大。以前不懂的问题,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答案。借用作者的一句话结尾:“尊重你的感觉,哺育你的感受,成为你自己。”